僵直性脊椎炎在台灣盛行率約為0.19%到0.54%,換算目前人口數約4萬至12萬人。
無法完全治癒 僅能控制症狀
這個疾病好發於20到40歲的青壯年男性,此年齡層屬體力勞動較多的時期,所以病患常誤解是肌肉扭傷或某次外傷所引起。一開始的症狀為下背痛且常伴隨著晨間的背部僵硬,患者起床後,常須活動一個小時以上才會減緩症狀。
臨床上,可以藉著詢問相關症狀、理學檢查,及薦腸關節處的X光來確定診斷。
目前認為與B27型人類白血球抗原有很大的相關性,但現今仍無法完全治癒此病,僅能控制症狀及減緩惡化。
此病的進展速度因人而異,除了會侵犯脊椎外,有些病人還會有周邊關節炎,包括髖關節、膝關節、肩關節,其中以髖關節最多。
關節發炎久了會漸漸產生黏連,降低關節活動度,有時因為疼痛,病患更不願意活動。雖然說游泳是對這類病患最好的運動,但有時限於時間及居住地點的考量,不是所有病患都可以進行這項運動,因此,如何在家做一些活動來維持關節活動度及肌力,進而有良好的生活品質很重要。
居家動一動 維持關節活動度
◎以下簡單介紹一些伸展活動:
●胸廓伸展活動:站立姿勢,雙腳成一前一後,雙肘彎曲,由身體前方平行擺盪至側後方,同時吸氣,維持約3秒,接著再吐氣並恢復到原本的姿勢,重複約20次。
●脊椎伸展活動:面朝下,趴著,雙手緩緩撐起上半身至雙手打直,腰部放鬆,下半身與床接觸,脖子同時輕輕後仰,維持此姿勢約10秒,再恢復本來趴著的姿勢,重複20次。
●髖關節彎曲與大腿肌力訓練活動:仰躺姿勢,在膝蓋打直的情況下,將右腿抬高約45度,接著將右腳膝蓋彎曲,髖關節彎曲,並用手輔助壓小腿前上側,使大腿接近胸口,維持約10秒,接著再將大腿遠離胸口,右膝打直,緩緩將腿放下,此動作可以重複20次,左腳亦然;若在執行此動作的過程中,有引發任何下肢麻痛的問題須立即停止。
以上的活動是在病患不會感覺疼痛,或過度勉強的前提下執行,若執行上有問題,應當要請教醫師。
2012-1-12 自由時報照片提供/文/陳建旻為嘉義長庚醫院 復健科醫師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jan/12/today-health1.htm
2012年1月11日 星期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網誌存檔
-
▼
2012
(97)
-
▼
1月
(23)
- 壓力過大 硬漢難當
- 睡前舒緩情緒 減少磨牙
- 體感遊戲 小心運動傷害
- 幾句讚美 萬事好商量
- 掌握藥材特點 中醫減重又養生
- 營養顧得好 洗腎人生嘛彩色
- 適度運動流汗 遠離冬季癢疹
- 感冒喝熱咖啡 不會好得快
- 銀髮族用藥 6大安全守則
- 習慣性流產合併不孕症 中醫調理有助益
- 享用澎湃年菜 當心藥物交互作用
- 飲食不放縱 慢性病友過好年
- 負面教養要不得
- 僵直性脊椎炎病友 伸展操防關節黏連
- 年終大掃除未暖身 中年婦肩肌腱斷裂
- 前列腺肥大 中醫調理很方便
- 腰酸背痛食慾差 腎臟癌被當胃炎
- 長期熬夜 中藥保養平衡陰陽
- 肉毒桿菌毒素 可改善痙攣症
- 六個方法變身健走達人
- 積極從事志工 有助延年益壽
- ㄧ部震撼人心的影片
- Kitaro - Matsuri (喜多郎-祭り)
-
▼
1月
(2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