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死了!」是常聽到的一句話,當然一時的擔心不太可能致死,除非這個人有冠狀動脈阻塞,剛好又遇到很大的壓力。
但一個人要是得了廣泛性焦慮症,主要症狀就是過度擔心,容易緊張,長期下來會不會比較早死呢?最近美國的一個研究報告,就證實了這個懷疑,一天到晚老是擔心的人比較容易發生血管阻塞。
有冠狀動脈阻塞的病人若同時有廣泛性焦慮症,未來發生血管阻塞(包括心臟、腦部病變)的機會比沒有廣泛性焦慮症的人高上74%;也有研究發現,廣泛性焦慮症的患者使用高血壓治療藥物的機率是沒有這個疾病的3.1倍,抽菸的機率高上2.28倍。不管是吸菸或高血壓,兩者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因子。
門診中也發現,患者的血壓容易偏高、心跳常比較快。廣泛性焦慮症患者也常會有頭痛、肩頸緊繃,很容易長期服用止痛藥。止痛藥可能會傷肝或傷腎外,常用的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在長期使用下,也會增加心血管阻塞的風險。
廣泛性焦慮症之所以會增加心血管風險,除了因腦部焦慮中樞過度運作,造成自律神經失調之外,另一個因素則是「擔心會增加許多不必要的壓力」,更進一步造成血管壁的傷害。
認識與治療這個疾病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
◎以下是廣泛性焦慮症常見的症狀,若發現自己常出現以下情形,應儘早就醫診治,以免影響身心健康。
●過度擔心:擔心很多事情,明知沒有必要卻無法控制,造成焦慮。
●情緒問題:緊張兮兮、煩躁易怒。
●行為問題:坐立不安、趕來趕去、急性子、沒耐心、容易疲倦。
●睡眠障礙:入睡困難、睡得很淺易中斷、多夢。
●自律神經失調︰心悸、口乾、冒汗、手抖、胃脹、頻尿。
●肌肉緊繃:脖子、肩膀、頭部後下方常緊繃。
●影響認知功能:覺得記憶力變差、注意力無法集中。
2011/10/7 自由電子報 文/黃偉俐 為台北黃偉俐診所 主治醫師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oct/7/today-health5.htm
2011年10月9日 星期日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網誌存檔
-
▼
2011
(249)
-
▼
10月
(21)
- 《台股青紅燈》賈伯斯改變世界 也改變你的財富
- 大腸激躁症 中醫疏肝健脾有療效
- 運動循序漸進量力而為
- 突發性耳聾 須住院積極治療
- 焦慮症 易發生血管阻塞
- 賈伯斯胰臟癌 屬神經內分泌腫瘤
- 零外債的虛vs.高內債的實
- 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給長青族的贈言
- 奇異果/嘴破的人來一顆,就能迅速好轉?
- 半夜大叫卡到陰? 罹患早期巴金森氏症
- 練瑜伽椎間盤突出 微創內視鏡術止痛
- 口乾眼乾 當心免疫失調
- 吃香蕉不傷筋骨 醫師掛保證
- 白天嗜睡叫不醒 低血糖作祟
- 台灣最美的12公里
- 走路預防心臟病 開啟6大健康之門
- 褪黑激素﹙Melatonin﹚的功用
- 父親積極參與教養 有助孩子成長
- 暖身不馬虎 運動傷害不上身
- 中醫補氣 治療慢性疲勞
- 肢體挫傷及早就醫 以免肌肉壞死
-
▼
10月
(2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