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3日 星期五

糖尿病友耐力運動 宜結伴同行

成年人的糖尿病又稱為第二型糖尿病,主要是因為胰島素的敏感性變差,無法有效率地維持血糖平衡,所造成的代謝性疾病。


過去研究發現,耐力運動能改善胰島素敏感性降低的問題,但是選擇耐力運動種類時,需要注意是否有心血管或眼睛病變,會影響運動的安全性,建議最好結伴同行,一起運動,互相照應運動的安全。

◎糖尿病患者的樂齡運動計畫設計上,需注意下列要點:

●合適的耐力運動計畫

糖尿病患者的樂齡運動計畫,建議多選擇低強度的耐力運動,例如游泳、慢跑或健走等,每週需3至5次規律而定期的運動,並且每次運動時間需達30分鐘以上。如果無法達成目標時間,可採分段時間運動,每日累計總運動時間達30分鐘以上,也會有運動訓練的效果。

●運動前後要監控血糖變化

患者運動前後都必須量測血糖,如果運動前血糖高於250mg/dl,建議暫時不要運動。如果使用口服降血糖藥或胰島素時,需注意勿空腹未進食下運動。也不建議使用胰島素注射後運動,因為注射後數小時會有血糖下降的高峰期產生,容易引起低血糖問題。最佳的運動時間,建議飯後1至2小時後運動較適宜。

●預防運動產生的低血糖

開始運動前,建議先食用小餅乾或糖果提升血糖,來應付運動時熱量消耗所產生的血糖急速降低情形。運動中需時常補充水分,防止身體脫水的情形發生。建議隨身需要攜帶糖果或巧克力,如果發生頭暈及四肢無力的低血糖症狀時,需立即停止運動,並食用糖果或巧克力來補充血糖。

●運動務必穿著運動鞋

糖尿病患者通常會有末梢神經病變的問題,運動時務必穿著合適而舒服的運動鞋,切勿赤腳走路,或者走地面鋪小石頭的「健康步道」,以防足部受傷,產生傷口,末梢神經的感覺異常更容易忽略傷口嚴重性。

糖尿病患者的傷口不易癒合且容易引起感染,平時需多檢查足部皮膚,有傷口時需注意護理照護,才不會惡化,產生截肢的後遺症。

2012/02/04 自由電子報 文/張文典為亞太創意技術學院 休閒運動保健系助理教授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feb/4/today-health3.htm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

關於我自己

Ω關於我自己:鄭俊享 (chsian) *中醫師檢定考試及格 *教育部樂齡教育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