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難啟齒!前列腺炎攝護腺肥大
泌尿系統疾病容易反覆發作,男性泌尿系統感染疾病包括尿道炎、膀胱炎和腎盂腎炎,以及與其關係密切的腎周感染和前列腺炎、附睾炎、睾丸炎等。尤其邁入中壯年的男性,受到泌尿感染的侵襲,罹患前列腺炎的機率大增,經常會出現排尿不盡、排尿不暢等情況。中老年的男性常見泌尿系統疾病則是攝護腺肥大症候群,其中包括小便困難、餘尿感、夜尿,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泌尿道以及腎功能發生障礙。
前列腺炎可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急性細菌性前列腺炎,是由需氧性革蘭氏陰性桿菌、大腸桿菌屬、綠膿桿菌,其傳染途徑是經由尿道、膀胱或腎臟,直接擴散或由直腸經淋巴系統擴散擴散。主要症狀為寒顫、發燒、下背部、會陰部疼痛、尿急、頻尿、夜尿、排尿困難、肌肉疼痛、關節疼痛,伴隨發生急性膀胱炎。治療急性細菌性前列腺炎包括給予止痛劑、軟便劑、抗生素治療、增加水分的攝取。
第二種是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致病菌與傳染途徑都與急性細菌性前列腺炎相同,會引發尿頻、尿灼、尿白、尿不盡等早期反應。治療慢性前列腺炎的方法主要給予2至4周的抗生素治療,如果症狀有稍改善,可以再持續使用2至4周;如果效果不明顯,則需要重新調整治療方案,一般需20到40天左右才可控制症狀、緩解疾病。
第三種是非細菌性前列腺炎,最常見的但致病原因不明。
中老年男人感到困擾的泌尿系統疾病還包括攝護腺肥大,攝護腺肥大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屬於阻塞性症狀,會出現如尿流細小、解不完全等;另一類則屬於刺激性症狀,包括頻尿、尿急、夜尿等。症狀如果屬於比較輕微而且不會影響日常生活,不需進行積極治療,只要注意水分的攝取,同時避免憋尿即可。如果已經造成生活上的困擾,出現症狀如頻尿、夜尿多次而影響睡眠品質時,可嘗試先用口服藥治療,病情嚴重者則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為了預防攝護腺疾病發生,平時可注重保健方法,包括勿飲用刺激性飲料(如酒精類)、不要憋尿、睡前兩小時內不要吃宵夜,不要飲用過多的水分。此外,有過於頻繁性行為的中老年人需要特別留意,以免刺激攝護腺過度作用。也可用中藥、針灸來治療,平常則可多按摩神闕、會陰兩處穴道,做好預防保健。
2010.06.09中時健康 黃曼瑩/台北報導
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4,29&id=10607
攝護腺術後勤熱機 再展雄風
男性最怕攝護腺手術後就毋望再「舉」,三總研究發現,只要術後盡速接受「復健治療」,鍛鍊勃起功能,讓陰莖隨時保持「熱機」狀態,二、三個月後,患者多半能重振雄風。攝護腺癌在男性癌症十大死因中排名第七,許多人在早期診斷出攝護腺癌,接受攝護腺全切除術,但性功能障礙和尿失禁問題也伴隨而來。
三總泌尿外科主治醫師莊豐賓表示,九成病患的尿失禁,術後一年可改善。但患者能否恢復到以往的雄風,卻有極大的差異,比例從十六至八十二%不等,勃起功能障礙造成病患極大困擾。攝護腺全切除術後合併性功能障礙,主要是因神經、血管損傷,造成陰莖海綿體平滑肌缺血缺氧引起。
近年來,三總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復健方式,針對無神經傷害且沒有心臟血管毛病者,可服用威而鋼、犀利士等壯陽藥輔助勃起,若有心血管毛病,則注射前列腺素或用真空吸引器復健。這些復健治療可讓患者的陰莖海棉體持續充血,保持在「熱機」狀態,避免陰莖海棉體平滑肌纖維化,持續復健二、三個月,性功能和硬度可較過去增加四、五倍以上,能正常享受性生活。男性術後越早接受復健治療,效果越好。一旦錯失黃金復健時間,例如拖延超過二年都沒讓陰莖充血勃起,恐怕真的毋望再舉,甚至須動用人工陰莖植入等手術才能重展雄風。
2010.06.11中國時報 張翠芬/台北報導
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4,29&id=10665
攝護腺癌術後勃起功能障礙 陰莖復健計劃
攝護腺癌是男性常見的癌症之一,隨著診斷工具的進步,許多人在早期時便被診斷出攝護腺癌而可及時接受攝護腺全切除術。但是性功能障礙和尿失禁常在攝護腺全切除術後伴隨而來,九成病患的尿失禁可以在術後一年獲得重大改善。雖然部分患者(6-86%)在攝護腺全切除術後18個月至2年左右可以恢復至術前的勃起功能,但是有許多患者卻持續有勃起功能障礙而嚴重影響病患生活的品質。
攝護腺全切除術後合併性功能障礙引起原因,目前認為可能是因為神經、血管的損傷而造成進入陰莖海綿體平滑肌的血液減少引起缺氧進而形成陰莖海綿體平滑肌纖維化,最後引起性功能障礙。自1997年開始有人針對攝護腺全切除術後性功能障礙提出陰莖復健計劃,在手術後病患狀況恢復穩定時便給予定期陰莖注射血管擴張劑,結果發現有注射的病患恢復勃起功能的程度較好。
近年來有許多的臨床報告顯示手術後早期給予口服壯陽藥(如威而剛)進行定期的規律性復健計劃,可較未接受者更容易早期恢復較佳的勃起功能。當然病患在接受此項復健計劃前需詳細評估,病患若需服用硝化甘油類藥物者為絕對禁忌不適合口服壯陽藥來進行復健計劃。其他的方式例如真空吸引器、尿道投予血管擴張劑等,皆曾被報告可用來進行勃起功能的復健計劃。然而標準的復健計劃如頻率、時間長短、開始時間等等目前尚未有確定的規範。
早期陰莖勃起功能復健對於因為攝護腺癌接受攝護腺全切除術後合併引起勃起功能障礙目前已經被多數臨床報告證實在協助勃起功能恢復上有正面的效果。但是標準的復健計劃仍需要大規模的臨床報告來予以驗證。
目前臨床實務上會於病患術後,依復原狀況進行個別的評估及復健計劃的諮詢。在無禁忌症狀下,依病患手術神經保留狀況區分使用的藥物。若是無神經保留者則陰莖海綿體注射為主。在固定的頻率下一計劃進行復健計劃。復健二個月大部分的病患性功能評量分數可比復健前增加4倍(約為術前評量分數的一半以上),陰莖勃起的硬度比復健前增加5倍(約術前的2/3硬度)。在進行復健三個月後會依病友個別的復原情況予以輔助治療(如加上真空吸引器,或海綿體注射),而希望達到更高的性生活成功率。
陰莖復健計劃從開始的成果不一,到目前有更多的文章支持它的效果。成功的復健仍須依靠病友本身的瞭解及配合才可能達成較佳的效果,但相信陰莖復健計劃對因為進行骨盆腔相關手術引起的勃起功能障礙在性功能改善預後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文/莊豐賓(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醫師2010.06.11
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4,29&id=10649
攝護腺癌》攝護腺癌的手術治療
攝護腺癌的手術治療
(一) 手術方式
攝護腺癌的病人所使用的傳統開刀方式為根除性攝護腺切除術,切除的範圍包括攝護腺、貯精囊和一部份尿道及鄰近淋巴結的摘除。手術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由恥骨後方進行手術,另一種則是由會陰部進行手術。腹腔鏡手術有傷口小、術中出血量少、復原時間短等優點;但是操作技術困難度較高,所需手術時間也較長。
(二) 手術後合併症
尿失禁:手術後發生尿失禁的原因並不十分清楚,一般發生的比率約為5~20%。
性功能障礙:近年來由於技術上的進步,比較可以避免開刀時對神經的永久性傷害,術後加上藥物輔助,有五至七成的病人可以保持勃起功能。不過接受根除性攝護腺切除術的病人,已沒有儲精囊,因此在性行為過程中雖然仍有高潮但不會有精液的射出。
(三) 手術後的照顧
大部份病人在手術後第2或第3天即可進食。傷口的引流管會將腹部內的血水及淋巴液引流出來,當引流管內的引流量連續2天少於50㏄就可以拔除。由於在切除攝護腺後,膀胱和尿道要重新縫合,所以術後病人會有留置的尿管,需放置約7~21天,等尿道的傷口癒合才拔除。當傷口漸漸恢復,為了緩解尿失禁的困擾,可以做一些骨盆腔括約肌運動,經由收縮與放鬆的運動,增強尿道肌肉的收縮能力,以改善漏尿情形。
以上內容由中華民國癌症希望協會提供。
本文轉載自/希望之路-面對攝護腺癌 2009.03.13
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6,60&id=5239
攝護腺癌》護腺癌有什麼症狀?
護腺癌有什麼症狀?
攝護腺癌在初期很少有症狀,多半都是在腫瘤較大且壓迫到膀胱或尿道時,才會出現像頻尿,解尿困難,排尿時有疼痛及燒灼的感覺,甚至解血尿。不過由於良性的攝護腺肥大也會有類似的症狀產生,所以有時也很難以這些症狀來判斷是否罹患攝護腺癌。攝護腺癌發生遠端轉移的時候,最常轉移到骨骼,此時多半會引起骨頭疼痛,或壓迫神經引起神經痛的症狀,嚴重的話,還會有病理性骨折的情形。
如何確定得了攝護腺癌?
要診斷攝護腺癌,首先要詳細的詢問病史,並要進行完整的身體檢查及評估,這些檢查包括:
肛門指檢:直腸就在攝護腺的後側,所以醫師可以用食指經肛門放入病人的直腸,來觸診攝護腺,這樣的檢查就稱為「肛門指檢」。正常的攝護腺應該是柔軟有彈性的,如同握拳時大姆指旁虎口的肌肉,而攝護腺癌觸摸起來卻是如結節般的硬塊,甚至硬如石頭。但如果遇到攝護腺肥大、攝護腺發炎、攝護腺結石、或做過經尿道攝護腺切除手術及切片的病人,則肛門指檢就不易判讀。
攝護腺特異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簡稱PSA):攝護腺的上皮細胞與癌細胞都會分泌PSA,但癌細胞會分泌數倍以上的量。所以若抽血檢驗PSA大於正常值,就要懷疑有攝護腺癌的可能。但由於攝護腺肥大、攝護腺發炎、肛門指檢、導尿管的置放、膀胱鏡的檢查、經直腸超音波檢查及攝護腺的切片,都會使PSA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所以一旦發現病人有PSA升高的情形,必須先排除其他非攝護腺癌所引起的PSA升高因素,才能下診斷。
經直腸攝護腺超音波檢查:由於攝護腺是深埋在人體的一個小器官,一般的X光只能看到外形的影子,而肛門指診有時又會有人為因素的誤差,因此就發展出經直腸超音波檢查,可由距離攝護腺最近的位置直接掃描,觀察攝護腺的變化。當發現病灶時,還可藉由超音波的引導,將病變切片送檢查,但切片正常,並不一定代表就沒有癌症,有可能是因為切片採樣時沒有取到病變細胞。
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攝影:為了確實了解病灶與鄰近器官的關係,可以做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攝影,較清楚的評估骨盆腔內的淋巴結,及其他器官是否有被癌細胞侵犯。
其他:倘若懷疑有骨頭的轉移,還要做骨骼掃描,或是胸部X光檢查,以觀察是否有肺部轉移。
以上內容由中華民國癌症希望協會提供。
本文轉載自/希望之路-面對攝護腺癌 2009.03.13
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6,60&id=523
2010年6月14日 星期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網誌存檔
-
▼
2010
(253)
-
▼
6月
(28)
- 耳朵嗡嗡叫 耳嗚不停當心耳朵中風
- 改善體內氣化作用 可治皮膚病
- 有效治療帶狀皰疹 神經痛不再來
- 中風年輕化 油炸品、冰品成隱形殺手
- 保骨方法---雞腳棗參湯
- 輕鬆一下~ 莞爾一笑
- 什麼都可查得到
- 話笑篇----
- 人生21個最難
- 治療關節炎方
- 拍打保健正夯 中醫:自作孽
- 有關攝護腺問題
- 懶人氣功 擺平四種發胖體質
- 久坐A害 運動也補不回來
- 增強氣血
- 血管排毒!趕走壞膽固醇
- 妙齡女郎 老化膝蓋?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作怪
- 老花及近視有救了
- 成人終身學習教育特性與方法 99.6.21
- 黑木耳(菌中之冠)vs白木耳(素中之葷)比一比!
- 沒膽了,怎麼辦?
- "誠信"漂流記(值得一看!)
- 痛風者救星
- 撼全球66億人的健康大發現 愈營養,愈危險!?
- 讓癌細胞睡著的食物
- 癌症信號--知道這些,你將永遠不會得上癌症
- 外國的老爸這樣回答他的?好笑喔!
- 健康貼士 Health Tips Collection http://www.philcheung...
-
▼
6月
(2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