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6日 星期六

健康貼士 Health Tips Collection
http://www.philcheung.com/Health/index2.ht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日常生活中,出人意表的事情常八九。年紀大了﹐身體毛病接踵而來。增加醫學 常識﹐對己對人都有幫助。在緊急情況下﹐這些常識說不定幫你
救了您或你的家人、親戚、朋友、同 事的一命。以下彙集有識人仕所提供的資料﹐以助參考。 English available except (titles in parenthesis).

1. 洋蔥浸紅酒
Red wine & onion

2. 自己CPR的方法
The beat goes on

3. 心臟病發﹑中風前兆
Heart attack, stroke warning signs

4. 中風辨認常識
Stroke identification

5. 聖心減肥良方
S.H.M. Diet program

6. 十大營養食品
Top 10 Nutritious Food

7. 治口臭食療方
Bad Breath Remedy

8. 豬腳薑醋製法
Pig's feet with ginger, vinegar

9. 清心養血之良食
Healthy Food for Heart & Blood

10. 珩記祖傳祕方鹹檸檬
Salted Lemon Tea

11. 鼻敏感效湯
Hay fever remedial soup

12. 果菜療能一覽表
What's Good For You

13. 療能食物對照表
Cross-reference List

14. 肉桂之天然食療
Cinnamon's Health Benefits

15. 小紅苺防尿道膀胱炎
Cranberry's Health Benefits

16. 欥風筒的妙用
The Amazing Blow Dryer

17. 蜂蜜加肉桂粉的神奇
Honey plus Cinnamon

18. 沒事多喝檸檬水
Ice Lemonade

19. 人過中年不悲哀
Life after Middle Age

20. 醫生之食療介紹
Food values from doctors

21. 心肌梗塞急救法
Myocardial infarction first aid

22. 枸杞消除疲勞
Chinese wolfberries for relaxation

23. 紅棗保肝補氣
Jujubes-Chinese red dates

24. 遠離糖尿病不難
Diabetes Mellitus Discussion

25. 健康身心之最佳時間
Right Timing

26. 世衛評選的最佳食品
The Healthy Food

27. 十大垃圾食物
The Top 10 Junk Food
28. 蒜頭蒸飯, 老薑蜜糖
Garlic, ginger, honey on rice
29. 沒有阿茲海默的世界
Alzheimer Prevention

30. 練太極可抗疫
Tai Chi stops shingles

31. 飯後熱飲
Drink warm after meals

32. 食物防春季過敏
Ready for the allergy season

33. 香蕉的神奇 (a) 熟香蕉抗癌
The Amazing Bananas

34. 慢性腸炎克隆氏病 New
What is Crohn's Disease?

35. 十大助排毒之食品
Excellent Toxin Removal Food

36. 腸道照顧好, 百病不來找
Intestines Health

37. 腸道簡易運動
The Exercise for Intestines

38. 延年益壽十則
(The Recipes for Living Longer)

39. 排汗和排尿的差別
(Sweat, no sweat)

40. 補健清湯 (排毒,通血)
Soup to lower cholesterol

41. 謄固醇的常識(Cholesterol)
a)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b) 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c) 降謄固醇療方二例

42. 林燕妮治老花妙方
The Eyesight Enhanclng Juice

43. 治失眠良方
How To Sleep Fast

44. 五大防癌水果
Fruits Prevent/Fight Cancers

45. 慎食非季節性水果
Beware of off season fruits

46. 清洗蔬果勿用鹽
Don't Wash Fruits With Salt

47. 少林十巧手 [手部運動]
(Hand Exercise for Health)
48. 食 療 歌
(Healthy Food Poem)

49. 羅漢果的食療功效
(Grosvener Momordica Fruit)

50. 游離基是什麼﹖
(Free Radicals)

51. 金雞獨立養生法
Stand on one leg [English] New

52. 氣功按摩十八法
(Body Massaging Qigong)

53. 多吃疏果能防癌嗎﹖
(Fruits/veggies Effect Cancers?)

54. 中風急救.黃金一小時
(東華三院 MaBelle 合辦節目)

55. 簡易膝蓋保健 Updated
The simple knee maintenance

56. 十四個徵兆預示長壽
Signs that predict longivity

57. 心血管淤塞救命良方
Black fungus dredges blood vessels

58. 肝炎養生保健之道
Hepatitis - what to watch out for

59. 抗新流感漢方蔬果汁
(Herbalist's Juices for Influenza)

60. 馬鈴薯鮮汁療法
(The Amazing Potato Juice)

61. 打嗝放屁去濁氣
(Hiccup/Farting Is Healthy)

62. 每天大笑不會老
(Laugh to slow down aging)

63. 生活常識小秘密
(Trivals for your daily life)

64. 靈芝治「未病」
(Lingzhi's [Ganoderma] effects)
65. 素食不正確更糟
(Vegetarian's Mistakes)

66. 增強記憶力食物
(The Memory Boosters)

67. 栗子是[腎之果]
(Chestnuts good for elders)

68. 糖尿病飲食和食療
(Diabetes helpful diets)

69. 熱門健康食物排行
(Healthy Food Ranking)

70. 過量糖份危害健康
Sugar can ruin your health

71. 睡眠的正確姿勢
Proper Sleeping Position

72. 減壓運動最好
Exercise to relieve stress

73. 改觀的不良食物
(Junk Food Re-assesment)

74. 快餐店膳食選擇
Choosing Fast Food

75. 20 種抑癌的蔬菜
Best anti-cancer vegetables

76. 珍珠奶茶健康隱患
Health risks of bubble tea

77. 如何維護腸道健康
Intestines Health Care

78. 五杯熱水完全排毒
Drink hot water to detoxify

79. 心肌梗塞小提要
Myocardial infarction tips

80. 被忽略的癌症狀 New
Ignored cancer symptoms

81. 藥補不如食補 New
Food as medicine

82. 醋豬腳護顏補身 New
Trotters rich in collagen

83. 保青春﹑防蒼老 New
Keep young or keep aging

84. 暴殮營養之天物 New
Wasted Treasures of Food

85. 避免洗腎的秘方 New
(A dialysis patient's story)

86. 日用品治療用途 New
Useful Household Items

87. 烤蕃薯具強藥效 New
(Baked sweet potatoes)

88. 平穩降血脂食物 New
(8 Lipid-lowering foods)

外國的老爸這樣回答他的?好笑喔!

下次有小孩問你時,不用再害羞了,這個解答非常好用.



Monday morning....need double expresso, and a joke to start with...
週一早上......正在沖泡著濃郁的咖啡,一個有趣的對話發生了...
============ ========= ========= =========
"Daddy? How did I come into this world?"
「爹地,我是怎麼來到這世界的?」
"Well, my child, some day I'll have to tell you anyway."
「哦,兒子啊,總有一天我會讓你知道的。」
"So why not today? Please!"
「拜託!為什麼今天不行?」
"OK, but listen carefully."
「好吧,你仔細聽著!」
"Mom and Dad met each other in a cyber cafe.
「你媽和我在網咖相遇而認識,
In the restrooms of that cyber cafe,dad connected to mom.
並在網咖的洗手間你媽和我使用了超連結,
Mom at that time made some downloads from dad's memory stick.
那時你媽從我的隨身插硬碟下載一些資料,
When dad finished uploading we discovered we used no firewall.
當我完成上傳時,我們發現我們沒有使用防火牆,
Since it was too late to cancel or delete,
因此,想要取消或刪除都已為時太晚,
nine months later we ended up with a virus."
就這樣,九個月以後我們被一個病毒所終結。」















癌症信號--知道這些,你將永遠不會得上癌症

研究表明:
① 癌症不能在弱鹼性的人體中形成;
② 癌症只能在酸性身體中形成;
③ 如果你有癌症,說明身體是酸性的;
④ 癌症只能在一個酸性的身體擴展;
⑤ 如果你的身體變弱鹼性,癌症不能擴展;
⑥ 如果你能平衡你的身體PH值,讓你的身體轉變成弱鹼性,不管你得的是什麼癌症都有轉變和被治好;
⑦ 不管你的情況多麼糟糕,哪怕只能活6個月,如果你能轉變你的身體PH值到弱鹼性,你的癌症就不會擴展,就會好;
⑧ 不用擔心你的家族中你的媽媽、爸爸或任何人有癌症,只要你的身體是弱鹼性的,你不會得,如果你已經有了,它將會轉變;
⑨癌症都是酸性體液中生存的,沒別的。如果你的身體是酸的,你就會得癌症。如果是弱鹼的,你就不會得癌症。如果你已有了癌症,只要你能調整你身體的PH 值到弱鹼性,癌症就會離你而去。


預防癌症的秘訣十分簡單,就是常吃鹼性食物以防止酸性廢物的累積,因為酸化的體液環境,是正常細胞癌變的肥沃土壤,調整體液酸堿平衡,是預防癌症的有效途徑。
A)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限酒。吸煙,世界衛生組織預言,如果人們都不再吸煙,5年之後,世界上的癌症將減少1/3;其次,不酗酒。煙和酒是極酸的酸性物質,長期吸煙喝酒的人,極易導致酸性體質。
B)不要過多地吃鹹而辣的食物,不吃過熱、過冷、過期及變質的食物;年老體弱或有某種疾病遺傳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堿量高的鹼性食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C)有良好的心態應對壓力,勞逸結合,不要過度疲勞。可見壓力是重要的癌症誘因,中醫認為壓力導致過勞體虛從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內分泌失調,體內代謝紊亂,導致體內酸性物質的沉積;壓力也可導致精神緊張引起氣滯血淤、毒火內陷等。
D)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多在陽光下運動,多出汗可將體內酸性物質隨汗液排出體外,避免形成酸性體質。
E)生活要規律,生活習慣不規律的人,如徹夜唱卡拉OK、打麻將、夜不歸宿等生活無規律,都會加重體質酸化,容易患癌症。應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保持弱鹼性體質,使各種癌症疾病遠離自己。
F)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農作物,家禽魚蛋,發黴的食品等,要吃一些綠色有機食品,要防止病從口入。
酸性體質是人體大量攝入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食物的結果


★常見食物的酸鹼性:
☉強酸性:蛋黃、乳酪、白糖、西點、柿子、烏魚子、柴魚等。
☉中酸性:火腿、雞肉、鮪魚、豬肉、鰻魚、牛肉、麵包、小麥、奶油、馬肉等。
☉弱酸性:白米、花生、啤酒、油炸豆腐、海苔、文蛤(蜆)、章魚、泥鰍等。
☉弱鹼性:紅豆、蘿葡、蘋果、甘藍菜、洋蔥、豆腐等。
☉中鹼性:蘿葡乾、大豆、胡蘿葡、番茄、香蕉、橘子、香瓜、草莓、蛋白、梅乾、檸檬、菠菜等。
☉強鹼性:葡萄、茶葉、葡萄酒、海帶、天然綠藻類
海帶可以說是鹼性食物之王,多吃海帶能有效調整酸性體質。所以平時常感到勞累、疲乏、渾身酸痛的話,不妨多吃海帶。
此外,人們常說喝茶能解乏,除了茶葉中的興奮成分外,茶鹼能「中和」體內的酸性物質,也有緩解疲乏的作用。
再有素食是最好的方法,只要堅持素食一段時間,身體自然就會變成鹼性體質。


 ◆哪些人的身體容易「發酸」:
☉熬夜一族...晚上1:00以後不睡覺,人體的代謝作用會轉由內分泌燃燒,用內分泌燃燒產生的毒素會很多,會使體質變酸,通常熬夜的人得慢性疾病的機率會比抽煙或喝酒的人都來得高。所以每天儘量在晚上12:00以前睡覺,不要常熬夜,若非要熬夜,一星期以一次為限!熬夜時不要吃肉,儘量吃碳水化合物,這樣隔天才不會很累,可把傷害減至最低。
☉宵夜一族...凡是晚上8:00以後再進食就可稱作宵夜。吃宵夜隔天易疲倦、爬不起床,肝也會受損,因為睡覺時,人體各器官活動力降低,處於休息狀態,這時讓食物留在腸子裏會變酸、發酵,易產生毒素、傷害身體。
☉早餐的「逃兵」 ...一天三餐中,早餐最重要,但許多人不吃早餐,一早空著肚子,體內沒有動力,會自動使用甲狀腺、副甲狀腺、下腦垂體等腺體,如此易造成腺體亢進、體質變酸,長期下來易導致各種慢性病。
☉「精食」一族...少運動且整天坐在辦公室的上班族最容易犯這種錯誤,因為吃得少,又刻意選擇很精緻的食物、少吃粗糧,這類人的腸子老化得特別快,肝功能也會變差,排便是黑色的而且常會便秘。因為精緻食物缺乏纖維素,會導致腸子功能變差,甚至萎縮,你所吃的食物變成了毒素,使你體質變酸,慢性病也開始了。
癌症讓許多人覺得恐怖,但並非完全不能從它的魔爪下逃離。美國“網路醫學博士”網站近日刊出美國癌症協會專家總結出的“男人和女人最容易忽視的癌症症狀”,提醒大家要抓住癌症的蛛絲馬跡。因為有調查顯示,與較晚期病人治療後的5年生存率只有10%—30%相比,早期癌症病人正規治療後的5年生存率能高達70%—95%。
這些前兆中,男人和女人各自應注意的分別為兩個,都應該注意的共有13個:


男人應該注意的:
1.睾丸變化。睾丸癌多發年齡段為20—39歲。美國癌症協會建議,男性每月應自我檢查睾丸情況,包括睾丸大小變化、出現明顯的腫大或縮小、陰囊內出現包塊、陰囊墜痛感等,有問題應及時就醫。特別是感到陰囊墜脹,感覺裏面像是放了一個煤球,並持續一周以上,要馬上找醫生診斷。這是睾丸癌最典型的前兆,需要進行血液檢測和陰囊超聲檢測。
2.小便問題。隨著年齡增加,男性小便問題日漸普遍,尿頻、尿急或尿不淨較常見。如果症狀加重,特別是小便有強烈的緊迫感,應警惕前列腺癌。通常應做直腸指檢,醫生會告訴你是否前列腺肥大,它是前列腺癌的主要症狀。


女人應該注意的:
1.腹脹。很多女性認為腹脹極為常見,不必大驚小怪。但是,這可能是卵巢癌的症狀。天津市腫瘤醫院腫瘤預防醫學中心主任劉俊田介紹,腹部持續腫脹、有壓迫感及疼痛、腸胃不適,出現進食困難或極易有飽腹感,持續數周,都可能是卵巢癌的徵兆。
2.不規律出血。美國腫瘤學 家戴利 博士表示,月經週期之間的陰道異常出血及大小便出血很容易被女性忽視。它們很可能是婦科常見癌症———子宮內膜癌的一大徵兆,有至少3/4的女性有此徵兆後,被檢查出患上子宮內膜癌。而大便出血則可能是結腸癌的徵兆。


男女都應該注意的:
1.乳房硬塊。乳腺癌不是女人的專利,男女都應該積極預防。女性如果發現乳房皮膚發紅、有腫塊,就要分外當心。“尤其是乳房出現皮疹,並且持續數周不退,必須去檢查。”腫瘤學家漢娜•林登 博士說。此外,她指出,非哺乳期的女性,乳頭凹陷,並且常常流出液體,也是不好的信號。對於男性來說,如果乳房皮膚起皺、乳頭收縮或不對稱、乳頭大小和形狀改變、乳房紅腫、出現硬塊等,都是乳頭發炎的表現,也是乳癌的症狀。劉俊田進一步解釋,這種乳房腫塊一般不疼,但會逐漸變大。
2.疼痛。美國癌症協會表示,隨著年齡增加,身體疼痛會增多。但是身體某部位莫名出現疼痛並持續一周以上時,應儘快查明原因,因為無緣無故的疼痛可能是癌症徵兆。比如,長期腹痛是大腸癌的症狀,胸部疼痛可能是肺癌引起的,骨頭酸痛則可能是癌症轉移的症狀。劉俊田指出,胰腺癌會表現在上腹區,如臍周或右上腹出現頑固性鈍痛或絞痛,可陣發,也可呈持續性,通常會逐漸加重,向腰背部放射。
3.淋巴結變化。 林登 博士表示,不管身體哪個部位,尤其是腋窩或頸脖出現淋巴結腫大,切不可掉以輕心。如果淋巴結持續增大,超過1個月,則很可能是乳癌或腦癌的症狀。
4.發燒。發燒一般由流感、肺炎或其他炎症所導致,然而,不明原因的發燒就可能是危險徵兆了。美國癌症協會表示,癌症擴散至身體其他器官時,通常會導致發燒。淋巴瘤、白血病等血癌也有發燒症狀。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防癌科主任徐志堅補充,淋巴瘤在早中期會表現為持續低熱,體溫在 38攝氏度左右,當合併感染時則可能高燒。必要檢查包括:X光胸透、CT掃描、核磁共振檢查等。
5.體重莫名降低。不用費勁就能減肥的確令人高興,但是如果一個月內既沒增加運動量,又沒減少飲食,體重卻莫名其妙下降10%,那就應該及時就醫。體重急劇下降、厭食、反復腹瀉和便秘是最常見的肺癌、胃癌、腎癌及大腸癌症狀,對女性而言也可能是甲亢。
6.持續腹痛且伴抑鬱。美國癌症協會官員萊昂納多李奇頓菲爾德博士表示,如果腹部持續疼痛且伴有抑鬱症狀,極可能得了胰腺癌。因為專家發現,抑鬱與胰腺癌關係極大。其他症狀還包括:黃疸或大便呈反常的灰色。
7.疲勞。一般來說,感覺疲勞,是癌症已有所發展的徵兆,但對於白血病、腸癌和胃癌來說,可能發病初期就會感到疲勞。癌症的疲勞和普通疲勞有什麼區別呢?美國癌症協會專家表示,普通疲勞休息一下就會消失,而癌症的疲勞不論怎麼休息,都會覺得很難改善。
8.咳嗽不止。美國喬治城大學醫學院拉尼特米歇裏博士表示,如果莫名其妙的咳嗽持續不斷,超過3—4周,就應該及時看醫生,有可能是肺癌或喉癌的徵兆。
9.吞咽困難。李奇頓菲爾德博士表示,長期的吞咽困難,可能是喉癌、食道癌和胃癌的徵兆,應該儘早接受X光胸透或胃鏡檢查。所謂吞咽困難,劉俊田介紹,一般指進食時出現胸骨後疼痛、食管內有異物感,有人即使不進食,也會感到食管壁像有菜葉、碎片或米粒樣物貼附,吞咽下食物後會感到食物下行緩慢,甚至停留在食管內。
10.皮膚變化。美國費城福克斯蔡斯癌症研究中心腫瘤學家瑪麗戴利博士提醒,皮膚突然出現包塊或者色素沉著,並且變化明顯,都可能是皮膚癌的徵兆。觀察幾周後就應該立即就醫。另外,無論年老年輕,一旦皮膚突然出血或者出現異常剝落, 也應該去看醫生。
11.異常出血。 米歇裏博士表示,便血除了痔瘡外,很可能是腸癌的症狀,必要時應該接受結腸鏡腸癌篩查。北京同仁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陳山也提醒,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除女性經期之外,如出現無痛尿血或排尿困難,應警惕膀胱癌或腎癌。腸癌除了便血以外,如果腫瘤生長在靠近肛門處,還可能出現大便變細、次數增多等症狀,甚至引起大便困難。
12.口腔變化。美國癌症協會指出,吸煙者要特別注意口腔及舌頭上出現的白色斑塊,這可能是口腔癌的前兆———黏膜白斑病。
13.消化不良。男性(尤其是老年男性)以及女性(孕期除外)長時間不明原因持續消化不良,可能是食道癌、喉癌、胃癌的症狀。
“馬鈴薯生汁療法”搜集于《健康雜誌》,《佛說療治病經》轉載介紹,被稱為“真正成為起死回生的魔杖”。
開始為日本禪宗僧侶∼富澤知芳師提供,由冀公孫建永搜集整理,據介紹對治療癌症有特效,有些人喝不了可加蜂蜜或半個蘋果。重病患者需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每一個看到此偏方的好心人應大力宣傳,造福廣大民眾。
喝馬鈴薯生汁治好疾病的人越來越多,可以控制癌細胞蔓延—— “進入今年有好幾十名癌症患者實行這種療法,而且有很多患者逐漸康復,甚至有些人已經感到必死無疑了,但後來因此得救,紛紛來電告知他們內心的無限喜悅。”
提倡馬鈴薯生汁療法的禪宗僧侶——富澤知芳師在自家接到來自日本全國各地癌症患者的熱烈迴響,所以再度刊出,馬鈴薯生汁療法的臨床試驗例子。
將生的馬鈴薯擦碎,每日持續喝其汁一至二杯。馬鈴薯生汁療法不僅可以治癌,也治好了很多人肝臟病、糖尿病、胃潰瘍、腎病、心臟病、高血壓、腰痛和肩膀痛等病。還有各式各樣其他疾病治癒的患者也陸續出現。如果是正被慢性病所苦的人,請務必嘗試。沒有任何副作用,可以立刻實行,長期使用——
富澤師有一本著作《健康道——癌症並不可怕》,他說過以下一段話:
即使做癌症手術,但可能因為擔心會蔓延或者未全部切除乾淨,反復不斷地使用抗癌劑或做放射線療法。但是卻很少聽到因此而把癌症治癒的。而且那些治療的副作用相當大,會使人失去食欲,使身體急劇衰弱下去。
與此相對的是,馬鈴薯生汁療法完全沒有任何副作用,而且可以恢復體力,提高自然治癒力,實在是一種高營養的食品。若長期持續此療法,就具有抑制癌細胞的神奇力量。馬鈴薯生汁療法沒有任何危險,任何人都可以立刻實行,而且在極短時間內就可以實際感受到效果。患部有痛感的人,只要喝過一至二周,痛感就會逐漸減輕,沒有痛感的,只要持續一些時間,食欲隨即增加,血色好轉,體力可以漸漸恢復。


真正起死回生的魔杖,介紹一下馬鈴薯生汁的製作方法——
第一次準備的馬鈴薯的分量,大個的二、三個,小的三、四個。
把馬鈴薯清洗乾淨,然後去除馬鈴薯長芽部分。【注意:發芽土豆及青色塊莖肉,含龍葵堿,可使人中毒,產生嚴重的胃腸炎症狀,用時須謹防之。】
再連皮一起(不要去皮)用擦菜板擦碎,擦完後裹入乾淨紗布或孔較粗的棉質麻布內用力擠出汁來用力擠出汁來。一次可以擠出一杯大約(180-200ml)的生汁。
將這些汁每天早晚餐前30-60分鐘前空腹喝下。可能的話,在晚餐之前也喝一杯。每次做完立刻喝,而且每日持續才是最重要的。
身體衰弱的人,一次無法喝一杯的人,可以分做幾次喝完。或者不喜歡光喝馬鈴薯生汁的人,可以摻入酵素果汁約30毫升或蜂蜜,蘋果榨汁攪拌混勻時喝起來更容易。
【注意:生汁擠出後要立刻喝完,而且每天堅持。連服兩周,治療見效。見效後繼續持續服用。】
但是富澤師嚴厲地告訴患者,不可以把馬鈴薯生汁當作藥物來看。他說:只喝馬鈴薯生汁但是依然不改變過去縱欲生活的人,可以說就是把馬鈴薯視同藥罐子,當自己已經生病了,但自己卻不節制不養生,只是吃藥就想輕易治好疾病。
我們生病都是事出有因。例如暴飲暴食、喜歡美食、漫無節制的熬夜,都是造成疾病的原因。 只要把過去的生活做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即可,此時的馬鈴薯生汁,才算是真正的起死回生之仙杖。馬鈴薯在歐洲被稱做“大地的蘋果”,顯然是營養價值相當高的食品。尤其含有非常豐富的維他命C和鈣,在德國則自古以來即有喝馬鈴薯擦碎汁治療胃潰瘍和便秘的方法。
另外,馬鈴薯生汁具有抑制致癌的作用,在科學上也慢慢地獲得證明。 馬鈴薯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維他命B、鐵、磷和鈣。這些維他命或礦物質一旦被體內吸收,血管中的血液就可以暢通無阻。因此,只要持續喝馬鈴薯生汁的話就可以使血壓維持穩定。
馬鈴薯含的鉀能幫助體內的鈉排出體外,有利於高血壓和腎炎患者的康復。馬鈴薯還有減肥、和中養胃、健脾利濕,消炎解毒的功效。 另外,馬鈴薯生汁還對花粉症、濕疹、便秘有顯著效果。重症肝病喝馬鈴薯生汁之後迅速恢復,嚴重的便秘治好了。喝馬鈴薯生汁使尿蛋白完全消失了。馬鈴薯生汁可以增強全身體力。喝馬鈴薯生汁使胸痛消失不藥而愈。
另外,肩膀僵硬和酸痛的情形已經不再犯了。 狹心症的起因是,心臟內的血液無法通暢所引起的疾病。血液流動若順暢無阻,當然心臟也可以正常地運作。
另外,肩膀酸痛多半是因為高血壓或狹心症影響所致。喝馬鈴薯生汁使失聲的喉嚨又可發聲。


請大家相互轉告,也許你舉手之勞就可以解除一個人的病痛、挽救一個人的生命,功德無量。







讓癌細胞睡著的食物

參加了一場小型國際研討會,其中有一位目前在美國癌症中心的戴博士以 "Is Cancer Curable?" (癌症是否能治癒?)為題,分享了他對癌細胞生長動力學的研究結果。
癌症最令人害怕的就是 metastasis(轉移)。原生癌並不會讓病人死亡,然而一旦癌細胞轉移,它們在其它組織器官內的興風作浪就讓病人逐漸(或是很快速)的走向死亡。但是,為什麼有些癌細胞已轉移的病人卻未繼續惡化?
日本曾解剖研究了幾十位無病痛往生的 90-103歲老人,發現他們每一位體內都有不少的癌細胞。但是,為什麼他們的癌細胞沒有造成身體的病痛?
戴博士和幾位癌症研究學者發現,癌細胞在活躍一段時間後會進入「休眠期」,休眠一段時間後又再度活躍,興風作浪。「休眠期」越長,病人能存活的時間就越長,甚至不發生令人害怕的「轉移」。
現在醫學界積極的在研究拖延癌細胞「休眠期」的方法,包括利用藥物和飲食。「有效預防細胞癌化」那篇中提到的幾種天然物可藉由控制癌細胞內訊息傳導(signal transduction)的路徑來讓癌細胞進入「休眠期」,所以我把它們再次列,請大家多吃含有這些有效成份的食物,讓身體內蠢蠢欲動的癌細胞多多睡覺。


1. 咖哩的重要成份「薑黃」(抗癌成份是「薑黃素」)
2. 辣椒(抗癌成份是「辣椒素」)
3. 薑(抗癌成份是「薑油」)
4. 綠茶(抗癌成份是「兒茶素」)
5. 大豆(抗癌成份是「異黃酮」)

6. 蕃茄(抗癌成份是「茄紅素」)
7. 葡萄(抗癌成份是「白黎蘆醇」)
8. 大蒜(抗癌成份是「硫化物」)
9. 高麗菜(抗癌成份是「indole」)
10. 花椰菜(抗癌成份是「硫化物」)

撼全球66億人的健康大發現 愈營養,愈危險!?

史上最完整,歷時40餘年,震撼全球66億人的健康大發現!以下是你所不知道的真相...
1. 罹患肝癌的孩子,大都來自吃得最好的家庭
2. 攝取最多牛乳和乳製品的國家,骨折率最高,骨骼也最差。
3. 造成第一型糖尿病的最大禍首,可能就是牛奶蛋白質。
4. 研究統計,飲食中飽和脂肪含量較高的初期多發性硬化症病患,有80%會死亡。
5. 只要改變飲食習慣,不吃動物性蛋白質,腎結石復發的病患就能不藥而愈。
6. 以肉食為主的美國男性,死於心臟病的比例是以植物為主食的中國男性的17倍!
7. 醫師決定如何進行治療的考量要點,通常是基於金錢,而不是健康。
8. 有的醫生讓病人吃了許多苦,花了很多冤枉錢,甚至快要死掉,但其實只要吃燕麥片就可以好了!
9. 醫師會動手術和開藥,卻不懂營養,因為他們根本沒受過營養學的訓練。
10. 沒有任何手術或藥丸可以有效預防或治療任何慢性疾病。
“死亡,是食物造成的!”柯林坎貝爾博士如是說。這位被譽為營養學愛因斯坦的世界營養學權威,曾經也是乳品,肉品及蛋白質的忠實信徒,然而在深入亞洲,特別是中國進行了一連串廣泛全面而精密的調查研究之後,他卻發現了一個又一個令人震驚的可怕秘密。在幾經掙扎思考後,坎貝爾博士決定,即使會成為產業界及學術界的全民公敵,他也要將中國營養研究的結果真相公諸於世,於是,一部顛覆全球健康觀念的巨作就此誕生,它的名字就叫做“救命飲食”!
許多你不知道的事實,坎貝爾博士都會在這部有史以來最全面而完整的營養學巨著裡告訴你,包括:每天只要吃下 60克以上的動物蛋白質,你啟動體內致癌因子的機率就會急遽大幅增加,但是只要將動物蛋白質的攝取量減少至 20克以下,就算癌症病灶已啟動,也能予以控制。
18名嚴重的心臟病患在參與研究計劃並採行全食物蔬食後,不僅所有的心絞痛等症狀都消失,其中11名病患原本阻塞的動脈都暢通了,到2003年時,有17人都還健在,且都已高齡80多了。然而,有5名在研究初期就退出實驗的病患,到1995年年就相繼因心血管狀況而過世了
25名第二型糖尿病患,在採行高纖低脂的素食生活後,才短短幾個星期裡,有24名都不必再接受胰島素藥物治療,而膽固醇濃度也都大幅降低。
在144名多發性硬化症病患裡,凡是飲食中飽和脂肪含量超過20公克者,有80%會死亡,而飲食中飽和脂肪含量低於20公克者,死亡率只有5%。
簡而言之,坎貝爾博士所進行或蒐集到的所有研究資料,都指出一個事實,那就是:世人認為最營養,最優質的食物 - 奶,蛋與肉類,在實驗結果裡卻是史上最強,最有效率的健康殺手!
環境或食物裡的合成化學物質其實不是致癌的主因;父母遺傳給你的基因不一定會讓你成為十大死因的受害者;狂吃維他命並不能長期保護你免受疾病的侵襲;你的醫生恐怕不知道該如何讓你活得最健康....那麼,到底要怎麼做才能維持健康呢?
“救命飲食”告訴你,答案就在於我們吃的食物。被譽為營養學愛因斯坦的柯林坎貝爾博士,出身於傳統的酪農家庭,他也曾經深深相信牛奶是自然界中最完美的食物,並鼓勵人們多多攝取牛奶,蛋和肉類,因為這些食物含有許多“優質”動物性蛋白質。然而,在坎貝爾博士開始協助進行一項改善菲律賓貧童營養不良的過程中,他發現了一個可怕的秘密──攝取最多蛋白質的孩童, 最容易罹患肝癌!同時期的另一份印度研究報告也指出,在被投以致癌物,並且在飲食裡分別含 20%蛋白質和5% 蛋白質的二組大鼠中,產生肝癌病變的比例是100比0!
你絕對可以掌握自己的健康,答案就在你的筷子夾起了什麼。
今天癌症研究中心之所以提倡以植物性食品為主的飲食,來降低癌症風險,這都得歸功於坎貝爾博士與幾位在25年前就有先見之明的人。 瑪麗蓮龍門,美國癌症研究中心所長


作者:柯林坎貝爾和湯馬斯M坎貝爾

痛風者救星

根據統計發現,國人尿酸過高的情形日趨嚴重,而尿酸過高的患者極有可能會發展成痛風。
高尿酸的形成主要原因有:一、尿酸產生過多;二、尿酸排泄減少。
許多患者只有血清尿酸鹽濃度的增高而沒有臨床症狀,只有在發生關節炎時才稱為痛風,痛風的病理基礎是高尿酸血症。正常人血尿酸值:男性2.4-7.0mg/dL;女性1.6-5.2mg/dL。當體液中尿酸濃度超過此值時,將因過剩而在組織中沈積,這種尿酸鹽的結晶沈積在關節滑膜、關節骨、軟骨而導致痛風性關節炎,沈積在皮下則形成痛風石。


中西醫均會要求痛風患者不可攝取高普林食物,包括:雞、鴨、鵝、豬等內臟,以及魚、黃豆、發芽豆類、含酵母的飲料如養樂多、啤酒、豆苗、黃豆芽、蘆筍、紫菜、香菇、肉汁、濃肉湯、牛肉汁、雞精、酵母粉、健素糖等。這是最起碼的食物,要痛風者都須忌口,可選擇的食物去掉一半以上,那麼人生的意義還有什麼?


嘉眾草師調製的改良式青木瓜泡茶法:
1. 購買一個小型青木瓜(約三個月左右),
2. 洗淨,不削皮,去子,切成小丁,
3. 放入鍋中,加四碗水,
4. 煮沸後小火再煮二分鐘,關火,
5. 放入一湯匙之任何茶葉浸泡,
6. 半小時後將茶水倒出,
7. 加入一個新鮮的椰子汁,
8. 將茶水椰子汁裝瓶做為一天之飲用茶水。
任何時候均可飲用,其效果更理想。


台南縣仁德鄉後壁村--劉結慶村長 把青木瓜當做茶壺泡茶喝,患胃痛多年,一個月後竟治癒宿疾,家人尿酸過多喝了青木瓜泡茶也不藥而癒。把木瓜茶葉拿給在醫學中心任職的友人檢驗,證實木瓜酵素有益健康。現在果園種了許多木瓜,有適合的果實,就拿來與親友分享。


青木瓜當做茶壺泡茶喝法:
1. 一個青木瓜(約三個月左右)選擇果實肥短,容量比較大,
2. 將木瓜頂部切開,挖出木瓜內的種籽,
3. 再開一個小缺口方便倒茶水,
4. 另一邊開個小洞透氣,放入一般品質的烏龍茶葉、
5. 倒進沸水後蓋回木瓜頂部,並以牙籤固定,
6. 泡茶過程和一般茶葉相同。



2010年6月25日 星期五

"誠信"漂流記(值得一看!)

下面的文章是中國大陸前些年高考的一篇滿分作文
文章樸實簡單,要找出用字遣詞比這篇好的文章實在數不勝數然而為什麼這篇小短文卻可以在千萬中國考生中得到滿分
我覺得理由是它真正的把每一位的心聲說了出來
撼動了每一個改考卷的老師的心靈.....
大陸高考滿分作文:"誠信"漂流記


"誠信"漂流記


話說誠信被那個"聰明"的年輕人投棄到水裡以後,他拼命地游著,最後來到了一個小島上。"! 誠信"就躺在沙灘上休息,心裡計劃著等待哪位路過的朋友允許他搭船,救他一命。
突然,"誠信"聽到遠處傳來一陣陣歡樂輕鬆的音樂。他於是馬上站起來,向著音樂傳來的方向望去:他看見一隻小船正向這邊駛來。船上有面小旗,上面寫著 "快樂"二字,原來是快樂的小船。
"誠信"忙喊道:"快樂快樂,我是誠信,你拉我回岸可以嗎? "
"快樂"一聽,笑著對"誠信"說:"不行不行,我一有了誠信就不快樂了,你看這社會上有多少人因為說實話而不快樂,對不起,我無能為力。" 說罷,"快樂"走了。
過了一會兒,"地位"又來了,誠信忙喊到:"地位地位,我是誠信,我想搭你的船回家可以嗎?""地位"忙把船划遠了,回頭對"誠信"說:"不行不行,誠信可不能搭我的船,我的地位來之不易啊!有了你這個誠信我豈不倒霉,並且連地位也難以保住啊! "
誠信很失望地看著"地位"的背影,眼裡充滿了不解和疑惑,他又接著等。
隨著一片有節奏的卻不和諧的聲音傳來,"競爭"們乘著小船來了,"誠信"喊道:"競爭,競爭,我能不能搭你的小船一程?"競爭們問道:"你是誰,你能給我們多少好處?"
"誠信"不想說,怕說了又沒人理,但"誠信"畢竟是誠信,他說:"我是誠信…… "。"你是誠信啊,你這不存心給我們添麻煩嗎?如今競爭這麼激烈,我們不正當競爭'怎麼敢要你誠信?"言罷,揚長而去。 正當誠信感到近乎絕望的時候,一個慈祥的聲音從遠處傳來: "孩子,上船吧! "
一個白髮蒼蒼的老者在船上掌著舵道:"我是時間老人。"
"那您為什麼要救我呢?" 老人微笑著說:"只有時間才知道誠信有多麼重要!"
在回去的路上,時間老人指著因翻船而落水的"快樂"、"地位"、"競爭",意味深長地說道: "沒有誠信,快樂不長久,地位是虛假的,競爭也是失敗的。"



2010年6月22日 星期二

沒膽了,怎麼辦?

我第一次做成人健檢腹部超音波檢查時,竟發現膽囊內,長了一顆0.6公分息肉,隔了半年再追蹤,沒想到它已經長成1公分大小,醫師建議手術切除。

我心裡不禁想著:「難道只能開刀切除?不能再等嗎?沒膽了,怎麼辦?」但經過審慎考慮後,我還是痛下決心,斬草除根,免除息肉轉成惡性癌症的可能。


◎為何要切除膽囊息肉?
膽囊息肉就是膽囊壁的最內層黏膜層,在它的上面突然隆起的小結節就稱為息肉,常見有炎性息肉、膽固醇性息肉、腺肌瘤、腺瘤性息肉、膽囊癌等。膽囊息肉不一定有症狀,常見於健康檢查或超音波掃描時發現;無法以藥物讓其消失。


◎何時做膽囊切除?
須先考慮有無惡性的可能,大多以息肉數目、大小及內視鏡超音波做判斷參考,數個微小息肉同時存在時,以良性為多;直徑越大,惡性的機率越大,尤其超過1公分時,最好接受膽囊切除術,其他若內視鏡超音波檢查為腺肌瘤、腺瘤性息肉或膽囊癌,則不論大小,都建議切除。


◎膽囊切除後的注意事項:
●術後須待排氣,才可進食,依腸蠕動情形,採漸進式飲食。
●術後飲食要以低脂、低油為主,採低油飲食。
●手術後,通常會給口服止痛藥,若仍有傷口疼痛時,可告知護理人員,必要時,給予止痛劑,減輕疼痛。
●傷口盡可能保持清潔、乾燥,以防感染。必要時,以優碘棉棒消毒,如有異常出血滲液、分泌物,請告知醫護人員。
●手術後當天即可下床,但需有人陪同,以防範意外,早期下床活動,可預防手術合併症的發生。
●術後6週內,應儘量避免提舉重物(2公斤以上),以防腹壓增加。
●少部分病人於手術後可能有:
(1)輕微肩痛情形,這是因為手術時,刺激橫膈所致。
(2)輕微發燒,在一至兩天可消失。
(3)輕微腹瀉現象,不必太擔心,症狀會逐漸改善、痊癒。


◎膽囊切除後的影響?
膽囊主要的功能是暫時儲存肝臟所製造、分泌的膽汁,再依食物的種類,將膽汁送到消化道,來調解腸道的酸鹼值,並且活化消化酵素,以達到輔助消化、吸收的功能,尤其是高油膩性食物的消化,更是需要膽汁的輔助,所以有些人在膽囊切除術後,脂肪類的食物等較油膩飲食較不易消化。在手術後的前幾個月容易腹瀉,通常一段時間就會適應,建議飲食方面採低脂、低油為主,其餘不會影響日常生活。
由於膽囊息肉通常不會有明顯不適症狀,容易讓人忽略它的存在 ,放任膽囊息肉恣意生長,往往容易導致惡性膽囊癌,奪走寶貴的生命,所以早期發現、治療仍是最佳的健康保障。

2010-6-23文/衛生署桃園醫院 盧彩屏護理長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jun/23/today-health1.htm

黑木耳(菌中之冠)vs白木耳(素中之葷)比一比!

其實『膠質』和『骨質』在人體內就好比房子的『水泥』和『磚塊』通常一些老化現象都是膠質缺乏才會引發。白木耳是養顏秘方,卻鮮少人知道。人隨著年齡的增長,皮膚內膠質(膠原蛋白)會漸漸流失,然後皮膚漸漸鬆弛,失去彈性。


至於如何補充膠質(膠原蛋白),用擦的是沒用的,因為膠原蛋白是大分子,用擦的只能到表皮層增加皮膚保濕度,無法補充到真皮層失去彈性的肌膚。所以要用吃的補充膠質(膠原蛋白)像是豬腳,雞腳,牛筋,白木耳,燕窩都是富含膠質的食物,如果以現在女性在乎身材為前題,白木耳絕對是補充膠質的最佳食物首選。白木耳富含的植物膠質絕不輸燕窩,之前是聽人家說:『有錢人吃燕窩,沒錢人吃白木耳』。但最近有本雜誌說,辜家二少爺辜仲瑩也是早上吃一碗,煮爛不加糖的白木耳,保養皮膚。所以應該改成:『外行人吃燕窩,內行人吃白木耳』。


至於如何煮白木耳:
1.去超市買盒裝 "黃"木耳,(千萬不要買純白木耳 ,因為純白木耳煮不爛)。
2.拿1片去泡冷水泡軟(可先去除底部較黃部份)約30分鐘。
3.倒掉前兩次泡黃木耳的水,因為有些腥味。
4.然後將黃木耳加水放進果汁機打爛。
5.再將打爛的黃木耳放進鍋裡煮約一個小時。(水加多少自己斟酌)
6.如何調味也看個人需要。(加龍眼乾紅棗,加蓮子糖水,單加糖水,加蜂蜜,加果糖,或冰糖! ...)


一星期煮1片約可吃五天。
一天吃一碗,照上面方法,用果汁機打爛黃木耳去煮,會發現:吃起來根本跟外面賣的即食燕窩一模一樣。所以愛美的人,愛美不假手他人,自己來煮 白木耳養顏吧!
白木耳是一種營養豐富的滋補品,被譽為[菌中之冠],有滋陰補腎,潤肺生津,強心健腦,提神補氣等功能,對陰虛火旺不受參茸等溫熱滋補的病人是一種良好的補品。因其含有天然特性膠質,加上它的滋陰作用 ,女性長期服用可以潤膚,並有祛除臉部黃褐斑、雀斑的功效。
黑木耳味道鮮美,含有豐富的營養素,可與動物性食物相媲美,被譽為[素中之葷]。
黑木耳含鐵量極高,是豬肝的5倍,為天然的補血佳品,適宜女性常吃,能養血駐顏烏發 、防治缺鐵性貧血。黑木耳中所含膠質具有極強的吸附作用,可以把殘留在人體消化系統內的雜質吸附集中起來排出體外,可以說是'身體清道夫。黑木耳對於中老年人有特別的好處,其中含有的磷脂類化合物,可以幫助延緩記憶力減退及減少老年痴呆症的發生﹔豐富的纖維素能促進胃腸蠕動,減少食物中脂肪的吸收,起到防止肥胖和減肥作用,對冠心病、動脈硬化、心腦血管病頗為有益。從營養上來說,黑木耳更勝一籌,這也契合了最近吃黑色食品的風尚。但吃黑木耳貴在堅持,最好每天都有一道木耳菜,不論涼拌或者炒食都不錯!



2010年6月21日 星期一

成人終身學習教育特性與方法 99.6.21

1. 自願性        ***  自己來 自己走
2. 閱歷豐富    ***  分享經驗
3. 成就感        ***  自尊心 面子


4. 團體教學   ***   溶入個別指導
5. 讚美鼓勵   ***   相對回饋
6. 分組教學   ***   資深帶領新生
    高(鼓勵) 中(訓練) 低(輔導)























































2010年6月20日 星期日

老花及近視有救了‏

明眼穴 >>>>> 防疲勞  ∕ 白內障  ∕  好睡眠



這是一位60多歲的師兄和我分享他原有老花及近視,做這個穴道按壓半年後去驗視力已達1.2,現在他已不帶眼鏡有空就按明眼穴。工作離不開電腦的人需要這個妙方!祝您健康!
 上了年紀,容易老花眼,試試看明眼穴的按摩,保證您會耳聰目明。坐離不開電腦的人,需要這個妙方!假如我們常常會感到眼睛會疲勞,但又不是睡眠的時間,這時我們可以利用穴道的按摩法,來舒緩眼睛疲勞的症狀。
在我們的姆指上有三個相鄰接的穴道分別是明眼、鳳眼、大空骨(如圖), 明眼、鳳眼能夠改善眼睛疲勞和急性結膜炎,大空骨則可改善一切有關於眼睛的症狀。平時眼睛容易疲勞的人,每天要刺激這三個穴道兩次。



 明眼穴、鳳眼穴、大空骨穴


刺激的方法是,用另一手的拇指和食指夾住,以拇指的指甲分別對這三個穴道施予刺激,只要以稍微感覺到疼痛程度的力氣來指壓即可。

這是項簡單的按摩方法,當工作的休息時間、或是通車的空檔,均可自行操作。
眼睛疲勞往往不容易入睡的人,如果施予上述的刺激來消除眼睛的疲勞,便可輕易地入睡,以上的方法還可以抑制老人性的白內障。



2010年6月19日 星期六

妙齡女郎 老化膝蓋?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作怪





蹲下再站起來,膝蓋就痛得受不了,感覺好像應該是老人家才有的退化性關節炎症狀,但還在唸大學的小珍(化名)卻長期飽受此症狀困擾,不僅連上、下樓梯很不舒服,家人很擔心她有不尋常病變。經檢查是「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一般民眾感到陌生,其實這是好發在年輕女性身上的一種症狀。
「髕骨」就是俗稱的「膝蓋骨」,也有人稱為「骨輪」,「股骨」指的是大腿骨,所謂「髕骨股骨疼痛」就是發生在這兩塊骨頭間的疼痛,患者以女性及運動員居多,臨床經驗中,甚至還有在唸國中的13歲小女生是此病的小病人。


◎主要致病的原因有三個:
●生物力學結構上的失衡。
●肌肉系統的失調,導致下肢的力學結構改變。
●組織的過度使用,導致肌肉系統失調。


初期不適透過簡單的復健動作,就可以改善,如果一直不治療的話,可能會演變成退化性關節炎,一旦髕骨關節鬆脫、攣縮或是長出骨刺,就得靠手術治療。
骨盆略寬 女發生率較高
「生物力學結構上的失衡」指的是骨骼的問題,就像一棟建築物的鋼樑有問題,會影響整體穩定性,使建築的某些部分承受過多壓力。
下肢任何一個關節的缺失都可能會改變下肢整體生物力學結構,壓迫髕骨股骨關節間的軟骨,導致疼痛,好發族群包括:走路較內八字、X形腳,以及足弓扁平者。
女性因為骨盆較男性略寬,膝蓋較易成為X形,發生髕骨股骨症候群的機會較男性為高。
柔軟度差 易患此疾
「肌肉系統的失調導致下肢的力學結構改變」則是一旦某部份的肌肉太緊、骨骼被緊繃的肌肉拉扯,就會改變原本正常的下肢生物力學位置,壓迫關節軟骨,尤其常見在肌肉柔軟度差的人身上。
籃球等運動員 易受傷
愛好慢跑、籃球、跳高這一類下肢需要大量承重的運動者,可能因「組織的過度使用」,很容易對髕骨股骨關節軟骨產生比一般使用更大的壓力,久了就易傷害軟骨。


◎治療方式:
●治療以復健為主,加強膝蓋伸直的力量,建議在膝關節完全伸直與彎曲45度之間作訓練,對髕骨股骨關節的壓力較小,且又可訓練到股四頭肌最需訓練到的部分。
●游泳、騎腳踏車也是很好的運動。
●多休息、減重到標準體重,也能達到改善目的。
●保守治療無效,或是先天骨骼異常產生此症候群的人,才要考慮做手術治療,並詢問專業的醫療人員,切勿胡亂吃藥、貼膏藥,反而延誤治療時機,變成不可回復的傷害。


2010-6-16自由時報電子報 文/台中慈濟醫院骨科 蔣岳夆醫師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jun/16/today-health1.htm

血管排毒!趕走壞膽固醇



      國內每年新增3萬5000名急性腦中風患者、近3萬人次接受心導管手術,糖尿病患者更是高達240萬人,這些都屬於心血管疾病高風險群。而潛在的致病殺手即是「低密度膽固醇」。現代人的飲食太過精緻化,常常不知覺中攝取過量的油脂;再加上運動不足代謝差,讓身體運送養分的血管累積過多的脂肪,尤其是對人體不利的低密度膽固醇,而危害身體健康。

        膽固醇是人體血脂肪的一種,膽固醇是由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三酸甘油脂(又撐中性脂肪)所組成。低密度脂蛋白是屬於壞的膽固醇,會使脂肪沉積於血管壁上,形成粥狀硬化,造成血管壁傷害。使循環中的血小板聚集凝固,形成血栓,引起血管阻塞,產生心絞痛、心肌梗塞的冠狀動脈疾病。因此低密度脂蛋白愈高,對人體愈不利。因此,膽固醇過高容易導致心腦血管病變,是不爭的事實。


        當血中膽固醇過高時(>200 mg/dl),表示膽固醇的代謝發生異常了,要如何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把血液裡不必要的毒素廢物排出去,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張雅萍指出,可從日常生活做起,可朝三個方向進行,包括飲食控制、體重管理與運動習慣,可逐步改善體內膽固醇的含量。


        日常飲食的選擇,張雅萍建議,營養要均衡,多吃當季的新鮮蔬果,高纖類的五穀雜糧,避免太過精緻化、含糖量過高的食品,如糕餅、點心、飲料等的食物,降低糖份的攝取,同時在飲食的烹調處理,儘量控制油量的攝取最好是採用清蒸、水煮、炒、燉、滷、涼拌、少油的方式為佳,避免油炸的處理;此外一些膽固醇含量較高的食物,諸如蛋類、魚卵、蟹卵、內臟、腰子、豬肝等也避免食用,可選擇一些能夠降膽固醇的飲食,如蔬菜、豆類、燕麥、菇菌類、海藻類等的食物可多攝取。

         除了飲食的控制,體重管理也是重要的一環,身體的BMI質維持在18.5 - 24之間的正常範圍,腰圍的尺寸男生≦90cm,女生的腰圍≦80cm為健康的體圍。張雅萍強調,減重也是控制膽固醇重要的一環,肥胖會引發眾多不良的狀況與疾病,藉由控制飲食與運動來達到減重降血脂的效果,可採少量多餐來減少熱量攝取,避免節食後又暴飲暴食,增加身體腸胃的負擔。同時最好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維持早睡早起的習慣,不抽菸、少喝酒,保持身體的循環代謝機能正常。


        除此之外,還要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每周運動3-5次,每次40分鐘,保持心跳達到個人最大心跳的80%效果最佳,走路、爬樓梯、游泳、有氧運動都是不錯的選擇。持續的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血中的含氧量,加速毒素的排出,同時減少自由基對人體細胞的傷害,可謂好處多多。


       預防勝於治療!定期做健康檢查才能及早發現是否有高風險,透過心電圖、動脈硬化檢測及心臟超音波等心血管方面的檢查,以掌握健康狀況。當身體的血液循環變好,將血液中有害的毒素排出時,血液循環會變好、運送養分的能力增加,氣色自然也會好,同時睡眠品質變佳,精神的狀況趨於穩定,體內的抗氧化劑多,身體就不易疲勞而有活力。


2010.06.07中時健康 彭慧雲/台北報導
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1,11&id=10581

增強氣血

重要觀念:血氣能量一天比一天低,健康狀況就一天天惡化,最終走向死亡;相反的,血氣能量一天比一天高,健康狀況就一天天好轉,終至痊癒。任何疾病只要患者能睡得香甜,睡醒的第二天,血氣必定比前一天好,只要一天比一天好,就一天一天遠離疾病和死亡的威脅,時間長一點自然有痊癒的一天。
根據我們的經驗,癌症患者只要不生氣、能吃、能睡、能拉,則無論檢查出來有多嚴重的腫瘤或癌細胞,都有機會痊癒。所謂的能睡是指在正常的時間睡,也就是在夜間十點以前能入睡,而且可以持續數小時以上。
從血氣的觀點來看,只要不是活到年歲已接近生命極限的人,如果不生氣、能吃、能睡、能拉,再做點經絡治療,使人體能正常的吸收營養,則明天的血氣必定比今天高,今天能活過來,明天就一定不會死。
只要血氣能夠持續的一天比一天高,就一天一天的遠離死亡,最終必定有痊癒的一天。這就像佛家所說的“活在當下",只要把當天活好了,也就是正確的使用人體,就能把疾病去除。


1. 敲膽經
目的:
這個運動,主要在刺激膽經,強迫膽汁的分泌,提升人體的吸收能力,提供人體造血系統所需的充足材料。
由於敲膽經可以使膽經的活動加速,將大腿外側堆積在膽經上的垃圾排出,因此,這個運動直接就會使臀部和大腿外側的脂肪減少,大約一至二個月就會感覺褲管變大了。患有脂肪肝和膽結石的人,這個方法是最簡單而且最有效改善健康的方法。


     站立並單腳彎曲踏在椅子上呈90度
     設定大腿外側4個點位
     由臀部向前敲打到大腿外側
     用力敲打4下算為1次,每天敲打左右大腿各50次 大腿外側的四個穴位點,用力敲打,由於大腿肌肉和脂肪都很厚,因此必需用力,而且以每秒大約兩下的節奏敲,才能有效刺激穴位。


2.早睡早起
要點:每日至少在午夜12點以前就寢,累計要有八個小時睡眠。
敲膽經的功課使人體可以生產足夠的造血材料,這正確的睡眠則提供人體足夠的造血時間,兩者具全人體的造血機能就能夠正常工作,血液總量就會逐漸增加,氣血能量也就逐漸提高了。有了足夠的血氣之後,不但能改善人體的肥胖狀態,還能使皮膚的新陳代謝加快,皮膚會愈來愈光滑,膚色也會愈來愈健康。血氣夠了,皮膚就會現出血色,臉上自然會呈現白裡透紅的氣色。同時嘴唇也會出現自然的紅潤,女士們不需化妝也自然明艷光彩。


3.膻中穴
它是主喜樂、高興的一個穴位
膻中穴 ◎特性:對應七輪中的「心輪」。屬於奇經八脈中的「任脈」,任、督二脈是人體的兩大高速公路,所以它的交流道機能不同於一般的十字路口。所謂「氣會膻中」,腦是髓之海,膻中是氣之海,本穴屬於八會穴之一,所以效用非常廣泛。




◎位置:腹中線與兩乳頭連線之交點,女性取第四肋間隙之中間取穴。
◎作用:心情鬱悶,胸中有悶氣無法發洩,本穴具寧心神,開胸除悶,降氣平胃等作用,此外,對呼吸系統及神經衰弱具特殊效果。
刺激方式:用大拇指指腹以上下方向稍用力揉壓,每次約五秒,休息三秒,共約五回,可自己體會斟酌加減時間或次數。突然感到胸悶、氣喘不過來,手腳無力等,只需要按摩胸口任脈的膻中穴,就能很快使症狀得到緩解。


4.合谷穴和足三裏:


這兩個穴都是陽明經穴,陽明是多氣多血之經,對於經絡氣血的通暢關係重大。如果能每天堅持按摩合穀、足三裏等穴位還可以增加機體的抵抗力,提高人體的耐寒能力。










作者利用中醫診斷中的經驗
建構了一個肥胖的新邏輯:“當身體的血氣能量不夠,沒有足夠的能量將身體內部的廢物排出體外,這些排不出去的垃圾堆積在身體內部組織的間隙,隨著堆積垃圾的逐漸增加,人就慢慢的胖起來。"
上了年紀的人,血氣能量不斷下降,累積的垃圾愈來愈多,經絡漸漸不通,不能排出的垃圾愈堆愈多,所以漸漸發胖。並且在臉上皮下脂肪堆積較厚的部位形成了縐紋,有些色素性質的垃圾則堆在皮膚上,形成了斑點。年齡愈大,身上的垃圾愈多


作者: 費倫教授和陳玉琴女士。
費倫教授原來服務於上海復旦大學,現任上海市經絡科學研究中心主任。費教授是中國著名的科學家,從一九九三年開始從事經絡物質的研究,一九九八年三月在中國的科學通報上第一次發表研究成果。這份研究報告,是人類第一次用物理學的方法,從人體解剖中證實經絡確實存在的證據。
陳玉琴女士是一個自學成功的推拿師。她從中國古籍中體會出一套獨特的人體邏輯,並且用這套邏輯,加上推拿的治療手法,先後克服了許多不同的慢性病。

2010年6月14日 星期一

久坐A害 運動也補不回來



坐著時的生理作用機轉與走路或運動截然不同,久坐不等同於缺乏運動


諶悠文


我們每天坐著的時間平均達8、9個小時,讀者可檢視一下自己是否覺得下背部疼痛?大腿後側與下半部是否有點發麻?這些症狀很可能就是久坐引起。


美國《商業周刊》報導,流行病學、分子生物學、生物力學與生理學等不同領域所做的最新研究,不約而同獲致一項結論:久坐不動危及健康,即使運動也不能抵銷其負面影響。美國密蘇里大學微生物學家漢米爾頓(Marc Hamilton)表示,大家必須了解,坐著時的生理作用機轉與走路或運動截然不同,久坐不等同於缺乏運動,因為兩者對身體造成的影響完全不一樣。


坐幾小時 好膽固醇下降20%


漢米爾頓表示,如果四處走走,活動到能夠擺出不感到疲累姿勢的肌肉,這些肌肉會釋出豐富的酵素,其中一種酵素「脂蛋白酯酶」可分解血液中的脂肪和膽固醇,進而把這些脂肪燃燒成能量,並使俗稱壞膽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LDL)轉化成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


可是當坐下時,肌肉是放鬆的,酵素活動量減少90%至95%,結果就是脂肪囤積在血液中,只要坐幾小時,體內的好膽固醇濃度就下降20%。


而且,你現在坐的椅子可能不利健康。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授柯蘭茲女士解釋,人的脊椎並不適合久坐,當坐著時,脊椎從原本自然的S型變成C型,會影響支撐身體的腹部和背部肌肉組織,並使身體其他部位出問題。


坐姿再完美 背部壓力仍極大


美國紐約知名的西奈山醫學中心脊椎外科共同主任荷契特表示,從核磁振造影(MRI)的影像可以看到,即使採用最完美的坐姿,背部仍承受極大的壓力。


業者宣稱辦公椅坐著不舒服引發背痛,是缺少支撐腰椎的護墊所致。但柯蘭茲說,其實腰椎護墊無濟於事。最好的選擇就是採取類似坐在酒吧高腳椅的單腳站立的姿勢,把身體的重量放在雙腿,不讓脊椎壓迫變形。可以站著工作的辦公桌與休閒躺椅也不錯。


久坐的壞處


1.久坐不動的年長者其死亡率是經常走動的銀髮族的1倍。


2.常看電視和上網的人(久坐者)易罹患高血壓和肥胖,三酸甘油酯和血糖偏高,好膽固醇濃度偏低的機率較大。


2010.06.13 中國時報 本報訊  
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1,11&id=10674

懶人氣功 擺平四種發胖體質





夏天到了,身上衣物越穿越輕薄短少,許多人的減肥大作戰也開打了!不過盲目減肥不但沒有效果,還容易傷身,復胖率更高達九成。氣功專家提醒,成功減重的秘訣在於認清自己的體質,針對體質下手,每天持續幾分鐘,幫助控制體重。


氣功專家白雁看過太多盲目減肥卻越減越肥的慘痛案例,其實,根據道家氣學觀點,肥胖和「虛」字脫不了關係,依體質區分為氣虛型、血虛型、陰虛型、陽虛型。


台灣人肥胖以氣虛型佔多數。最明顯的症狀是體力差,不愛運動,稍微動一下就氣喘吁吁,經常疲倦,注意力不集中。


氣虛的人減肥,一開始往往瘦很快,但復胖速度也快,有時減二公斤、復胖三公斤,稍微貪嘴多吃一點,馬上長肉。這類體質的人不妨每天花上十分鐘,練習補養腎氣的氣功,強化疏通腰部和腿部,就可改善。


如果女生常手腳冰冷,又常吹冷氣,伴隨痛經、經血過多或過少、子宮肌瘤等問題,體質就屬於血液循環不佳的血虛型。


血虛型的人,外觀就有明顯特徵,四肢纖細,卻偏偏胖在肚子和屁股、大腿,尤其常感腰痠、筋骨僵硬,向前彎腰摸不到地。血虛型最不適合節食減肥,只要一兩天少吃就會出現明顯貧血症狀,頭暈、血糖降低。血虛型的人適合多練道家回春功,改善內分泌、排便問題,體重自然瘦下來。 


陽虛型又叫怕冷愛睏型,白天精神不濟、晚上反倒精力旺盛。喜歡熬夜、嗜吃宵夜的夜貓子一族,多是這類體質,不良的飲食習慣是發胖主因。陽虛型的人可以練大雁功,提升體內陽氣,體力變好,食慾自然減低。


陰虛型的人則有明顯黑眼圈,早上起床臉會腫、眼睛會泡。生產後常見這類問題。陰虛的人則適合練五禽戲,改善脾溼,減輕腎臟負擔。


2010.06.09 中國時報 李盛雯/台北報導
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1,11&id=10635

有關攝護腺問題

男人難啟齒!前列腺炎攝護腺肥大



泌尿系統疾病容易反覆發作,男性泌尿系統感染疾病包括尿道炎、膀胱炎和腎盂腎炎,以及與其關係密切的腎周感染和前列腺炎、附睾炎、睾丸炎等。尤其邁入中壯年的男性,受到泌尿感染的侵襲,罹患前列腺炎的機率大增,經常會出現排尿不盡、排尿不暢等情況。中老年的男性常見泌尿系統疾病則是攝護腺肥大症候群,其中包括小便困難、餘尿感、夜尿,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泌尿道以及腎功能發生障礙。


前列腺炎可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急性細菌性前列腺炎,是由需氧性革蘭氏陰性桿菌、大腸桿菌屬、綠膿桿菌,其傳染途徑是經由尿道、膀胱或腎臟,直接擴散或由直腸經淋巴系統擴散擴散。主要症狀為寒顫、發燒、下背部、會陰部疼痛、尿急、頻尿、夜尿、排尿困難、肌肉疼痛、關節疼痛,伴隨發生急性膀胱炎。治療急性細菌性前列腺炎包括給予止痛劑、軟便劑、抗生素治療、增加水分的攝取。


第二種是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致病菌與傳染途徑都與急性細菌性前列腺炎相同,會引發尿頻、尿灼、尿白、尿不盡等早期反應。治療慢性前列腺炎的方法主要給予2至4周的抗生素治療,如果症狀有稍改善,可以再持續使用2至4周;如果效果不明顯,則需要重新調整治療方案,一般需20到40天左右才可控制症狀、緩解疾病。


第三種是非細菌性前列腺炎,最常見的但致病原因不明。


中老年男人感到困擾的泌尿系統疾病還包括攝護腺肥大,攝護腺肥大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屬於阻塞性症狀,會出現如尿流細小、解不完全等;另一類則屬於刺激性症狀,包括頻尿、尿急、夜尿等。症狀如果屬於比較輕微而且不會影響日常生活,不需進行積極治療,只要注意水分的攝取,同時避免憋尿即可。如果已經造成生活上的困擾,出現症狀如頻尿、夜尿多次而影響睡眠品質時,可嘗試先用口服藥治療,病情嚴重者則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為了預防攝護腺疾病發生,平時可注重保健方法,包括勿飲用刺激性飲料(如酒精類)、不要憋尿、睡前兩小時內不要吃宵夜,不要飲用過多的水分。此外,有過於頻繁性行為的中老年人需要特別留意,以免刺激攝護腺過度作用。也可用中藥、針灸來治療,平常則可多按摩神闕、會陰兩處穴道,做好預防保健。


2010.06.09中時健康 黃曼瑩/台北報導
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4,29&id=10607






攝護腺術後勤熱機 再展雄風


男性最怕攝護腺手術後就毋望再「舉」,三總研究發現,只要術後盡速接受「復健治療」,鍛鍊勃起功能,讓陰莖隨時保持「熱機」狀態,二、三個月後,患者多半能重振雄風。攝護腺癌在男性癌症十大死因中排名第七,許多人在早期診斷出攝護腺癌,接受攝護腺全切除術,但性功能障礙和尿失禁問題也伴隨而來。


三總泌尿外科主治醫師莊豐賓表示,九成病患的尿失禁,術後一年可改善。但患者能否恢復到以往的雄風,卻有極大的差異,比例從十六至八十二%不等,勃起功能障礙造成病患極大困擾。攝護腺全切除術後合併性功能障礙,主要是因神經、血管損傷,造成陰莖海綿體平滑肌缺血缺氧引起。


近年來,三總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復健方式,針對無神經傷害且沒有心臟血管毛病者,可服用威而鋼、犀利士等壯陽藥輔助勃起,若有心血管毛病,則注射前列腺素或用真空吸引器復健。這些復健治療可讓患者的陰莖海棉體持續充血,保持在「熱機」狀態,避免陰莖海棉體平滑肌纖維化,持續復健二、三個月,性功能和硬度可較過去增加四、五倍以上,能正常享受性生活。男性術後越早接受復健治療,效果越好。一旦錯失黃金復健時間,例如拖延超過二年都沒讓陰莖充血勃起,恐怕真的毋望再舉,甚至須動用人工陰莖植入等手術才能重展雄風。


2010.06.11中國時報 張翠芬/台北報導
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4,29&id=10665






攝護腺癌術後勃起功能障礙 陰莖復健計劃


攝護腺癌是男性常見的癌症之一,隨著診斷工具的進步,許多人在早期時便被診斷出攝護腺癌而可及時接受攝護腺全切除術。但是性功能障礙和尿失禁常在攝護腺全切除術後伴隨而來,九成病患的尿失禁可以在術後一年獲得重大改善。雖然部分患者(6-86%)在攝護腺全切除術後18個月至2年左右可以恢復至術前的勃起功能,但是有許多患者卻持續有勃起功能障礙而嚴重影響病患生活的品質。


攝護腺全切除術後合併性功能障礙引起原因,目前認為可能是因為神經、血管的損傷而造成進入陰莖海綿體平滑肌的血液減少引起缺氧進而形成陰莖海綿體平滑肌纖維化,最後引起性功能障礙。自1997年開始有人針對攝護腺全切除術後性功能障礙提出陰莖復健計劃,在手術後病患狀況恢復穩定時便給予定期陰莖注射血管擴張劑,結果發現有注射的病患恢復勃起功能的程度較好。


近年來有許多的臨床報告顯示手術後早期給予口服壯陽藥(如威而剛)進行定期的規律性復健計劃,可較未接受者更容易早期恢復較佳的勃起功能。當然病患在接受此項復健計劃前需詳細評估,病患若需服用硝化甘油類藥物者為絕對禁忌不適合口服壯陽藥來進行復健計劃。其他的方式例如真空吸引器、尿道投予血管擴張劑等,皆曾被報告可用來進行勃起功能的復健計劃。然而標準的復健計劃如頻率、時間長短、開始時間等等目前尚未有確定的規範。


早期陰莖勃起功能復健對於因為攝護腺癌接受攝護腺全切除術後合併引起勃起功能障礙目前已經被多數臨床報告證實在協助勃起功能恢復上有正面的效果。但是標準的復健計劃仍需要大規模的臨床報告來予以驗證。


目前臨床實務上會於病患術後,依復原狀況進行個別的評估及復健計劃的諮詢。在無禁忌症狀下,依病患手術神經保留狀況區分使用的藥物。若是無神經保留者則陰莖海綿體注射為主。在固定的頻率下一計劃進行復健計劃。復健二個月大部分的病患性功能評量分數可比復健前增加4倍(約為術前評量分數的一半以上),陰莖勃起的硬度比復健前增加5倍(約術前的2/3硬度)。在進行復健三個月後會依病友個別的復原情況予以輔助治療(如加上真空吸引器,或海綿體注射),而希望達到更高的性生活成功率。


陰莖復健計劃從開始的成果不一,到目前有更多的文章支持它的效果。成功的復健仍須依靠病友本身的瞭解及配合才可能達成較佳的效果,但相信陰莖復健計劃對因為進行骨盆腔相關手術引起的勃起功能障礙在性功能改善預後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文/莊豐賓(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醫師2010.06.11
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4,29&id=10649






攝護腺癌》攝護腺癌的手術治療


攝護腺癌的手術治療

(一) 手術方式
攝護腺癌的病人所使用的傳統開刀方式為根除性攝護腺切除術,切除的範圍包括攝護腺、貯精囊和一部份尿道及鄰近淋巴結的摘除。手術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由恥骨後方進行手術,另一種則是由會陰部進行手術。腹腔鏡手術有傷口小、術中出血量少、復原時間短等優點;但是操作技術困難度較高,所需手術時間也較長。

(二) 手術後合併症
尿失禁:手術後發生尿失禁的原因並不十分清楚,一般發生的比率約為5~20%。
性功能障礙:近年來由於技術上的進步,比較可以避免開刀時對神經的永久性傷害,術後加上藥物輔助,有五至七成的病人可以保持勃起功能。不過接受根除性攝護腺切除術的病人,已沒有儲精囊,因此在性行為過程中雖然仍有高潮但不會有精液的射出。

(三) 手術後的照顧
大部份病人在手術後第2或第3天即可進食。傷口的引流管會將腹部內的血水及淋巴液引流出來,當引流管內的引流量連續2天少於50㏄就可以拔除。由於在切除攝護腺後,膀胱和尿道要重新縫合,所以術後病人會有留置的尿管,需放置約7~21天,等尿道的傷口癒合才拔除。當傷口漸漸恢復,為了緩解尿失禁的困擾,可以做一些骨盆腔括約肌運動,經由收縮與放鬆的運動,增強尿道肌肉的收縮能力,以改善漏尿情形。


以上內容由中華民國癌症希望協會提供。
本文轉載自/希望之路-面對攝護腺癌  2009.03.13
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6,60&id=5239






攝護腺癌》護腺癌有什麼症狀?


護腺癌有什麼症狀?

攝護腺癌在初期很少有症狀,多半都是在腫瘤較大且壓迫到膀胱或尿道時,才會出現像頻尿,解尿困難,排尿時有疼痛及燒灼的感覺,甚至解血尿。不過由於良性的攝護腺肥大也會有類似的症狀產生,所以有時也很難以這些症狀來判斷是否罹患攝護腺癌。攝護腺癌發生遠端轉移的時候,最常轉移到骨骼,此時多半會引起骨頭疼痛,或壓迫神經引起神經痛的症狀,嚴重的話,還會有病理性骨折的情形。


如何確定得了攝護腺癌?


要診斷攝護腺癌,首先要詳細的詢問病史,並要進行完整的身體檢查及評估,這些檢查包括:


肛門指檢:直腸就在攝護腺的後側,所以醫師可以用食指經肛門放入病人的直腸,來觸診攝護腺,這樣的檢查就稱為「肛門指檢」。正常的攝護腺應該是柔軟有彈性的,如同握拳時大姆指旁虎口的肌肉,而攝護腺癌觸摸起來卻是如結節般的硬塊,甚至硬如石頭。但如果遇到攝護腺肥大、攝護腺發炎、攝護腺結石、或做過經尿道攝護腺切除手術及切片的病人,則肛門指檢就不易判讀。


攝護腺特異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簡稱PSA):攝護腺的上皮細胞與癌細胞都會分泌PSA,但癌細胞會分泌數倍以上的量。所以若抽血檢驗PSA大於正常值,就要懷疑有攝護腺癌的可能。但由於攝護腺肥大、攝護腺發炎、肛門指檢、導尿管的置放、膀胱鏡的檢查、經直腸超音波檢查及攝護腺的切片,都會使PSA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所以一旦發現病人有PSA升高的情形,必須先排除其他非攝護腺癌所引起的PSA升高因素,才能下診斷。


經直腸攝護腺超音波檢查:由於攝護腺是深埋在人體的一個小器官,一般的X光只能看到外形的影子,而肛門指診有時又會有人為因素的誤差,因此就發展出經直腸超音波檢查,可由距離攝護腺最近的位置直接掃描,觀察攝護腺的變化。當發現病灶時,還可藉由超音波的引導,將病變切片送檢查,但切片正常,並不一定代表就沒有癌症,有可能是因為切片採樣時沒有取到病變細胞。


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攝影:為了確實了解病灶與鄰近器官的關係,可以做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攝影,較清楚的評估骨盆腔內的淋巴結,及其他器官是否有被癌細胞侵犯。


其他:倘若懷疑有骨頭的轉移,還要做骨骼掃描,或是胸部X光檢查,以觀察是否有肺部轉移。


以上內容由中華民國癌症希望協會提供。
本文轉載自/希望之路-面對攝護腺癌   2009.03.13
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6,60&id=523

拍打保健正夯 中醫:自作孽

坊間最近流行一種所謂的「拍打保健療法」,從電視節目、民間團體到出版書籍,蔚為風潮,廣受議論。但中醫怎麼看?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林煌表示,任何一種保健法只要會讓身體痛個半死,「都要存疑」。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旺全也表示,把自己拍打到瘀青簡直是「自作孽」的行為,直呼這種療法「真是不可思議」。


黃林煌首先質疑拍打療法的排毒說法,「如果拍打後產生疲累是肝在解毒,那任何時間只要感到疲倦,都可解讀成是在排毒,這樣的道理說不通」。他說,很多坊間的減肥產品宣稱腹瀉是在排毒,拉得愈嚴重,排毒效果愈好,卻鬧出人命。不論任何一種治療調理,會讓身體出現過度反應或痛個半死「都要存疑」。


黃林煌也提醒,不論任何療法,對貧血、長期睡眠不足、容易感冒或虛寒體質等體質虛弱的人都比較不適合。但針對民俗療法,除非有廣告誇大不實或涉及醫療行為,否則目前無法可管。


中醫師陳旺全表示,中醫的確有「不通則痛,通則不痛」的說法,會痛表示有病灶。但強力拍打到整個皮膚紅腫、熱痛,就代表皮膚已經有發炎現象。


一般來說,出痧是透過適當器具或用手逼出身體裡的濕氣,刮痧就是透過刮的動作,刺激身體經絡,傳到大腦,釋放「腦內啡」(一種類似嗎啡的東西),修復病灶的DNA。


陳旺全指出,其實出痧就是瘀青,只是說法不同。身體瘀青、紅腫、發炎會啟動人體淋巴機轉,防衛系統啟動,體內的次中性白血球會顯得興奮,以保護因拍打過度導致的皮膚發炎狀況;拍打後身體出現的顆粒是身體啟動防衛機制的淋巴球,只是狀似解毒、免疫力增強,其實是身體防衛反應。


陳旺全強調,在他眼中,這樣的拍打療法簡直是虐待自己,「根本是自作孽」,匪夷所思。他提醒,每個保健法都該適當,應該依照自身身體狀況調整。如果有血管相關病變疾病(如血栓),一拍打可能導致血栓移動,若發生在靜脈會導致肺栓塞,不可不慎。


2010.06.14 中國時報 邱俐穎、張翠芬/台北報導
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5,61&id=10671

2010年6月11日 星期五

治療關節炎方

治療關節炎奇方---(且有行血、舒筋、活絡之效)...(healthtips)

(有症治病,無症養生,酒浸葡萄乾也滿口,LKK族關節多少有點毛病,試看看吧!)


1、將一盒金黃色葡萄乾(大顆粒,美國加州產),放在一個淺的器皿內。


2、用GIN酒(英國製琴酒)倒入器皿內,至全部葡萄乾浸過為止,一瓶酒浸泡兩斤葡萄乾。


3、不封蓋停放,直至全部流質(即GIN酒)被葡萄乾吸收(約需七天)。間中攪拌,以助流質快些吸收。


4、將製好的葡萄乾放進有蓋的器皿內,每日食兩次或三次,每次五粒至九粒,如不喜吃葡萄乾,可將其放進沙拉或麥片粥內同食。


為什麼這藥方有這樣好功效呢?


遠在聖經早期,印度和埃及的民族就已發現juniperberries(杜松子)具有醫療功能,而GIN酒就是用juniperberries及其他殼類釀成的,醫生說,即使你現在服食其他藥物,或醫生囑你不要喝酒,都可不必禁忌,因為大部份的酒精早已揮發,只剩下少量酒精是無礙的,雖然對酒無緣,但為了保持手腳靈活,要永恆地服食這個可治療關節炎的良方。


如若有風濕關節炎,手腳酸痛者,不論男女老幼,試試如法服食,試用後,如身體適應,覺得有效,請將此方與人分享,助人解除痛苦,積福延壽,功德無量!







人生21個最難

1、人生最難提高的是——素質;
2、人生最難改變的是——習慣;
3、人生最難統一的是——行動;
4、人生最難做好的是——細節;
5、人生最難處理的是——關係;
6、人生最難把握的是——機遇;
7、人生最難實現的是——理想;
8、人生最難得到的是——人心;
9、人生最難分配的是——利益;
10、人生最難平衡的是——心態;
11、人生最難控制的是——情緒;
12、人生最難戰勝的是——自己;
13、人生最難說的話是——真話;
14、人生最難堅持的是——本色;
15、人生最難找到的是——知音;
16、人生最難教育的是——孩子;
17、人生最難抵擋的是——誘惑;
18、人生最難保持的是——健康;
19、人生最難改造的是——靈魂;
20、人生最難解釋的是——幸福;
21、人生最難留住的是——光陰!

話笑篇----

入黨

共產同志新婚之夜,新郎輕撫著新娘的重點部位、問新娘:

『這地方我應該怎麼稱呼?是叫'xx?還是應該叫 . oo...?』

新娘正言道:『都不對,這叫黨!這就是最偉大的黨!從今天起,你要懂得黨的原則是什麼?』

1、只要你夠硬,黨的大門隨時為你敞開.

2、黨的宗旨是忠誠;入了我的黨,就不能入別的黨;

3、你除了對黨要忠誠,還要保證對黨的純潔;

4、不要入黨前幹勁十足,入黨後鬆懈無力;

5、你要尊重黨,愛戴黨!時刻聽從黨召喚;

6、遵守黨的紀律,還要堅定不移地完成黨要你完成的任務;不可偏離黨的中心思想..要時時想著黨的偉大.

7、更不要忘記按照黨的要求,定時足額繳納黨費。


連環謊言

老總打電話給秘書:這幾天我陪你去北京玩玩,你準備一下。

秘書打電話給老公:這幾天我要和老總去北京開會。

老公打電話給情人:這幾天我老婆不在家,陪我。

情人打電話給家教學生:這幾天老師有事,停課。

學生打電話給爺爺:這幾天不上課,爺爺你陪我玩。

爺爺給秘書打電話:北京去不了了,孫子要我陪。

秘書給老公打電話:老總突然有事不去北京開會了。

老公给情人打電話:老婆不走了,下次再說。

情人給家教學生打電話:這幾天照常上課。

學生給爺爺打電話: 家教 老師說這幾天照常上課。

爺爺給秘書打電話:還是去北京吧!你準備準備。


局長喝醉時--簡訊群組發送.

有個局長喝醉了給自己的女秘書發簡訊

他的簡訊上是這樣寫的:

想死妳了 在國際大酒店 1203號房,快來 !!

誰知道一不小心按了群組發送按鍵,片刻之後...回覆簡訊紛至 :

女秘書說:什麼德性,幹嘛猴急!

女朋友說:昨晚剛做,現在又要?

女科長說:領導,今天不行,大姨媽來了!

男副局長說:我咋不知道你也是同志啊!

女部下說:馬上到!

對門王姐說:今天老公在家,明天行嗎?

女副局長說:你到現在才想起我呀?

離異女同學說:早不說,我離異都半年了!

女副科長說:在外面辦事,要兩小時後才到!

女書記說:去那麼遠幹嘛,到我辦公室來!

最後老婆說:你行嗎?還浪費那旅館錢!

什麼都可查得到

什麼都可查得到,真的非常棒!

上自總統皇帝大人 , 下至弱勢小機關都查得到,
很實用加入你的最愛吧!


http://cancer.tlri.gov.tw/management/Link_2.htm

2010年6月8日 星期二

輕鬆一下~ 莞爾一笑

1※期末考完後,一位漂亮的女生走進了教授辦公室.

富有磁性的嗓音說: "老師, 我今天考得不好... 如果你給我及格我願為你做任何事情."

教授眼睛一亮: "妳願為我做任何事情?"

她媚態萬千地說著: "是的!只要你要求,我一定答應."

教授很興奮地叫道:"那麼!給我用功讀書!!"



2※幾個七,八歲的小男孩決定湊錢買玩具.七湊八湊之下湊了四百圓台幣.

"四百圓可以買什麼呢?"其中一位問道.

"我想我們可以去買衛生棉."另一個回答.

"衛生棉有什麼好?"大夥兒一齊問他.

"我也不太清楚....不過電視上說有了它,就可以爬山,滑水,打球,溜冰,自由快樂沒煩惱"



3※一對時常吵架的夫妻,有一天又爭吵不休!

於是先生很生氣的對太太說:

以後妳死了我一定在妳墓碑上這麼寫著『這裡躺著一個冰冷的女人。』

太太聽了不慌不忙的說:

是嗎?那麼你以後死了,我就在你墓碑上刻著『這個男人終於硬了。』



4※某太太在生了女孩後,不停地求註生娘娘,希望下一胎是男孩,結果她下一仍是女孩。

這太太不死心,仍繼續去祈求下一胎生男孩,結果仍然生了女孩。

這太太仍不絕望,仍然繼續去求,結果下一胎仍然是...

最 後這 太太受不了了:「我決定了... ,我要換一間廟!!!」

結果這次她終於如願生了男孩。

她的親朋好友問她:「到底是哪間的註生娘娘廟那麼靈讓您生了男孩???

答:「誰說我這次拜的是註生娘娘???我這次拜的是包公!!!」



5※師: "成績單有沒給父母看?"

Eric: "有."

師: "那為什麼家長沒有蓋章?"

Eric 捲起袖子露出傷痕纍纍的手臂 : "蓋在這裡."


6※以下故事為真人真事---^_^

天熱,醫院人多吵雜,護士拉高了嗓子唱名,希望減少醫生問診的等待時間。

「關錯鳥!關錯鳥!」護士尖聲喊了兩聲,現場除了驚訝的竊笑之外,沒有回應。

「關錯鳥,關小姐,現場有沒有關小姐?你是下一位!」護士對著診間外等待的人群喊。

我旁邊的一名歐巴桑緩緩起身,搖擺著大屁股,馱著身往護士身邊移動。

「護士小姐,我姓關啦,你是不是叫我?」

快快快,來這裡等,下一個就是你,護士輕扶了她一把。

「啊!可是我不叫關錯鳥啊?」歐巴桑向著低頭翻閱一疊橫式病歷的護士低估著。

護士抬起頭對著她說,這病歷上面寫著「關錯鳥」啊!歐巴桑愣了一下,換個姿勢挨著護士伸頭去看。

這回換成歐巴桑拉高嗓門︰「林老X咖賀咧!您娘吼最『關金鵲』,你給我叫做關錯鳥喔!」

現場病人一陣爆笑,身體都恢復健康了

保骨方法---雞腳棗參湯

調治:骨質疏鬆、 軟骨磨損 療效神速


病症:骨質疏鬆、雙腳無力、軟骨磨損不良於行者

藥材:雞腳10隻、紅棗7個、高麗參7片

用法:將上述藥材加水蓋過藥材,用電鍋慢燉至雞腳爛透為止,隨即將浮油撈去,趁熱喝湯,一帖可分幾次食用。

骨質疏鬆症不是時髦的疾病,只是這種以往沒被發現的病症,在X光廣泛被運用在醫學攝影上後,使得這種毛病無所遁形,因而受到重視,更因為醫師的宣導與奶製品廠商的推波助瀾,讓國人投注較多的關心,而成為很時髦的病症。

患有骨質疏鬆症者,從X光片中,很容易可以看出骨質出現很多的小孔洞。然而根據專家研究,骨質疏鬆症骨頭的組成比率並沒有明顯的改變,只不過是骨量全體變得比原先要少。
患有骨質疏鬆症者,長期下來會有腰部、背部、骨頭的酸痛;這種疼痛並不是突然發生的,至於是什麼時候開始疼痛,患者也不會記得很清楚,這種酸痛通常是在同一個姿勢太久,比如坐太久或站太久之後,就會感到酸痛。

究竟為什麼有骨質流失的現象?迄今並無定論,不過依個人之研究,大概因造血、造髓、造骨的功能退化有關,與鈣質補充量之不足也有相當密切的關係。在臨床的報告中顯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罹患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另一個嚴重的副作用就是,稍一不慎,遇有滑跤、跌倒,就非常容易造成骨折,而這時候的骨折更不容易治癒、復原。因此,中年人在未罹患骨質疏鬆症之前即應盡早「存骨本」,而銀髮族更需要適時補充鈣質。喝牛奶、吃奶製品固然是很好的補充方法,但是仍不及「雞腳棗參湯」來得 神速有效。

「雞腳棗參湯」所用材料為;雞腳十隻、紅棗七個、高麗片七!

做法非常簡單,首先將雞腳洗淨(土雞或肉雞均可,不過仍以土雞為佳),將雞腳於 開水中川燙後,在粘板上用刀背拍破骨頭,連同紅棗與高麗參,放入大碗公或不鏽鋼鍋中,加水淹過所有材料,放在電鍋中慢慢燉,燉至雞腳爛透為止,隨即將浮油撈去,趁熱吃肉喝湯,一帖可分二天吃,剛開始每周至少吃三帖,一個月後,每周吃一 帖即可,不出二個月軟骨、骨本必定會補充進來。

對於膽固醇太高者,可以不吃肉,則膽固醇就不會太高。本方對雙腳無力、軟骨磨損不良於行者,食用兩次之後,就有特別之療效,其神速功效絕對不是任何藥物可以望其項背者。

本方經南投縣信義鄉農會前理事長 梁西海 先生驗證,並推薦近百人食用,均有驚 人之功效。

選自長青資訊社出版

中風年輕化 油炸品、冰品成隱形殺手

中風趨勢年輕化!日前嘉義縣就有一位年僅十二歲的女童,放學返家後直喊頭痛,接著口、鼻流血,不省人事,送醫急救仍不治,最後證實死因是「小腦出血性中風」,堪稱台灣最年輕的中風受害者。而這很可能跟多吃油炸品、冰品等飲食習慣有關。


中風不再是老年人的疾病了!年輕人更要小心。根據統計,台灣中風患者越來越年輕,趨勢圖已指向六年級生,不但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成為中風高危險群,甚且發生眼中風、耳中風等「小中風」的機率也有上升趨勢。事實上,台灣醫界推估,每一年光是新增的腦中風病患就有十五萬人之多,不乏年輕人,其中八成是動脈硬化後的血管阻塞,剩下二成則是俗稱「爆血管」的出血性腦中風。

中風找上年輕一族,甚至有才十二歲的孩童就因中風喪命,這些通通與現代人不良的飲食習慣脫不了關係。中醫師李深浦認為,西式的飲食習慣、飲食文化,只注重吃進口的食物有沒有細菌病毒、有沒有營養不良問題、有沒有熱量過多問題,看在自古講究飲食的營養跟溫度均衡的中醫眼中,無疑是用錯了功夫。

吃進過多油炸食物、冰涼的食物,李深浦說,對中醫來說遠比吃的不營養來的更是危險,因為這些都會導致身體的氣虛,讓血液循環變的更差,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中醫講求「氣行而後血行」,所謂的氣,可以幫助血管壁舒張、血管壁鬆弛,進而可以推送血液前往身體四肢任何一個小地方、任何一個小角落,氣足,血液循環自然好。反過來說,中醫認為,如果一下子吃進太多冰涼的食物,讓胃的溫度急速降低,氣的循環就會受阻,導致血液也變的比較凝固、比較濃稠,缺少氣,血液就沒有活力,血質就會慢慢變差,增加中風機率。

現代人往往只注重膽固醇、血糖、血脂、血壓等數值的高低變化,卻忽視了溫度其實才是導致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硬化的重要原因。李深浦強調,氣不足,在中醫理論當中,就沒有辦法把人體吃進去的營養變成熱量,像許多吃飽了就愛睏的人,其實就是心血管疾病、中風的高危險群。

中醫治療心血管疾病,除了注重三高、膽固醇、尿酸的控制外,更強調要從根本的「氣」解決,不像西藥一味單純的用藥物來控制,徒然變成藥罐子而已,而是講求把肝臟代謝營養的能力提升,啟動體內自然的動能,配合運動,啟動良性的連鎖反應。


2010.05.04 中時健康 王雪華/台北報導
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5,61&id=10240



有效治療帶狀皰疹 神經痛不再來

帶狀皰疹是濾過性病毒侵入人體組織與神經細胞所引起,當人體抵抗力下降時,就會沿著神經線長出一群一群的小水泡,由於形成帶狀的疹塊,以前人又稱為「皮蛇」。中醫師李深浦表示,許多皰疹患者都會產生程度不一的神經痛,如果沒有正確治療,尤其當水泡破掉之後,導致皮膚組織跟神經產生沾黏,就可能變成慢性的神經痛。

許多皰疹患者都有神經痛的困擾,李深浦表示,這是因為濾過性病毒傷到表皮組織,使得毛細孔沒有很好的散熱作用,而組織跟神經產生沾黏、無法復原,因此只要身體一熱或情緒激動,神經就會產生放電現象,導致患者感覺身上如同有萬根針在刺的感覺,非常痛苦,甚至有患者演變成慢性神經痛,一輩子持續痛。

相較於西醫的消炎治療方式,由於沒有顧及到皮膚組織跟神經沾黏的問題,因此有些患者治癒之後仍會無緣無故的神經痛,或是無法去除體內的病毒而復發。李深浦建議中醫的治療更能兼顧人體的免疫機制,達到完善治療效果,他是用藥粉調可以揮發的米酒,塗上去即可揮發乾掉,體內的毒性就會往外排出來,這樣的療法在中醫來說就叫「拔毒」,治好之後表皮組織可以恢復的很好,皮膚組織也不會跟神經產生沾黏,避免殘留神經痛的後遺症。

皰疹是侵襲神經細胞的毒,病毒循著神經分佈出現一顆一顆的水泡,李深浦指出,很多人塗抹藥膏想要藉消炎把毒壓下去,反而使得皰疹水分無法揮發掉,水泡一破導致沾黏的問題,因此千萬不能隨便用藥。

要是一開始就透過中醫療法治療帶狀皰疹,李深浦表示,神經痛的問題解決速度就會很快,通常一個星期左右都會治好,未來也不會殘留後遺症;即使帶狀皰疹復發了才找中醫治療,一樣有緩解神經痛的效果,只是治療時間較長,必須把皮蛇徹底拔出來才能解決病灶。

不只帶狀皰疹可能會產生神經痛,一般常見的慢性皮膚病,比如濕疹、蕁麻疹、過敏等,同樣與免疫系統有關,若最後表皮出現角質化,皮膚組織跟神經產生沾黏就容易引起類似的神經痛,不過其中仍以帶狀皰疹最常見。

要避免受神經痛所苦,醫師提醒平時除了提升身體的免疫力,一但產生疾病,還是應該盡快找對醫師治療。


2009.07.22中時健康 張依寧/台北報導
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5,61&id=7140

改善體內氣化作用 可治皮膚病

濕疹、異位性皮膚炎、過敏等皮膚疾病愈來愈常見,不少患者除了不斷抹藥治療,更不惜花大錢買琳瑯滿目的保養品來使用,然而未必每個人都能如願改善,其實在醫觀點中,皮膚病與體內散熱系統有關,透過改善體質,提升體內的氣化作用,表皮就能維持最佳的濕潤度,進而可以避免產生紅癢、過敏的問題。


人體內的溫度是重要的生命根源,中醫師李深浦表示,異位性皮膚炎、過敏等都是因為免疫系統衰弱所引起,就是因為體內氣溫跟組織之間調節不佳,使得組織內的氣體無法快速散熱,這樣的體質就容易產生皮膚病。

肝臟是調節體溫的重要器官,李深浦表示,當人體體力不好或體溫不夠的時候,肝臟就會增加脂肪燃燒、增加熱量,同時人體會一直蒸發水蒸氣來散熱,讓身體達到平衡,在台灣因為比較潮濕,所以有時在外面走路運動,就會流汗,但即使沒有汗水,身體仍然不斷有水蒸氣產生,整個頭部的散熱就佔了人體的45%之多,鼻子與肺部是人體最主要的散熱器官,其次是皮膚。

當體內氣體蒸發的能量減弱,會導致表皮乾燥,然而為什麼有些人會演變成濕疹或異位性皮膚炎?李深浦指出,在中醫的角度,這反應出體內排出的氣體沒有變成水蒸氣,反而是體液狀態,因此燃燒的熱量沒有辦法很快排到表皮。

李深浦表示,原本排汗可潤滑表皮,若空氣乾燥、又排汗量不足,表皮得不到高級的潤滑效果,形成外表乾燥,但裡面濕度重,一抓就容易出現紅紅的抓痕,顯示體質已經變得比較溼,這種散熱速度不夠快的原因,跟腸胃肝臟的酵素強弱有關,導致表皮濕潤度不佳。

表皮沒有足夠的水蒸氣蒸發,也就失去保護作用,有人因此產生過敏反應,容易受到花粉、塵蟎來干擾表皮,一抓就容易癢,甚至再表皮產生傷口,一點點小傷口就可能感染細菌。
不同於西醫注重症狀治療,李深浦表示,中醫治療這類皮膚病的方式,是要幫助體內提升氣化作用、增加肝臟解毒代謝功能,因此免疫系統會增強,皮膚病就會因為改善體質而變好,而不只是消炎或抗過敏、止癢的症狀緩解而已。

從整體治好皮膚病的角度來說,一定要改善體內的氣化與肝臟的代謝,李深浦表示要照顧好體質,首要改善肝臟營養化學能力,飲食上若冰的、熱的混合亂吃,氣就會亂掉,所以一但有皮膚病、鼻子過敏問題,一定要少吃冰涼食物,還要注意容易有過敏源的食物,比如蛋糕、甜點、辛辣味食物、油炸物、蝦子等;此外,如果吃得太脹太飽,熱量過高,食物沒有辦法產生優質的營養化學,除了會消化不良、產生肥胖問題,也容易讓皮膚病難以痊癒或再度復發。因此,這類慢性皮膚病雖然令人困擾,不過只要改善生活方式,讓人體能夠順利調節體內的氣,可以慢慢獲得改善。

2009.07.17中時健康 張依寧/台北報導
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5,61&id=7102

2010年6月2日 星期三

耳朵嗡嗡叫 耳嗚不停當心耳朵中風

長年耳嗚、眩暈、重聽的朋友可要當心了!不管聽到的是蟬鳴、汽笛聲或是喇叭響,當耳朵出現雜音,嗡嗡叫不停時,就很有可能是內耳循環出了問題,也就是俗稱的耳朵中風,最好趕緊就醫治療,以免錯失黃金治療期。



根據統計,耳鳴的發生率男性約略高於女性,尤其隨著年紀增加,罹患耳嗚的機率也會隨之增高,一般而言,耳鳴都與聽力受損有所關連,影響正常聽力。有數字顯示,在65歲至74歲的男性耳鳴族群中,超過一成,聽力會受到影響。


造成耳鳴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神經或內耳發炎、被腫瘤壓迫、水腫、缺氧或缺血等。可別以為耳嗚只是不太嚴重的小毛病,從中醫角度來說,耳鳴可是跟體質大有關係,特別是耳嗚、眩暈、重聽這三個耳疾難兄難弟,常伴隨出現,中醫認為,這全是體內的腎臟、小腸跟三焦經出了問題。


在中醫理論當中,認為腎臟、小腸跟三焦經都開竅於耳朵,因此,只要這三者出了問題,就會反應在耳朵的疾病上,特別是腎臟跟三焦經,負責管理耳朵內耳的水份如果腎水跟三焦經的氣,兩股力量無法順利被疏導的話,內耳就容易出現積水現象。一但內耳積水,進一步就容易產生眩暈,或老是感到一整個腦袋昏沈沈、不清楚。


尤其腎氣從膀胱一路通到咽喉的兩側,最後到達耳朵,中醫師李深浦指出,假如這一條管線阻塞不通,像是腎氣比較虛又感冒的時候,就容易讓寒氣或病毒入侵這條管線,造成壓力,影響到腦的聽覺神經,產生耳嗚。這種因感冒而引起的臨時性耳嗚,在中醫治療還算簡單,只要疏導風寒,散掉寒氣,輔以溫腎,補中益氣,把外邪趕出去,通常用藥一個禮拜就能見效。


麻煩的是外力造成的長期性耳嗚,李深浦說,像不少台灣男性在服兵役期間,常因射擊、砲擊等振動造成耳膜受損,卻往往掉以輕心,不去治療,等到年紀漸長,耳嗚、重聽的聽覺障礙越來越嚴重,錯失了黃金治療期,再上門求醫,治療效果已經大打折扣。


治療耳嗚,西醫多以消炎為主,至於中醫則強調要以恢復腎臟、小腸及三焦經的元氣為主,延緩聽力繼續惡化下去。中醫認為,不管是腎虛耳嗚還是腎虛肝熱的耳嗚,都要從固腎降火著手,疏導腎氣,都可以減緩嚴重的耳鳴情形,降低對病人的日常生活影響,避免耳嗚造成的身心疲乏症狀。


一般人不知道耳嗚原來也有中醫療法可以用,李深浦強調,其實講求經絡的中醫,過去數千年來,中醫透過辨證論治、經驗醫學累積下來的實證療法,同樣有效果,且針對不同經絡的中藥,也不同於西醫打通血路一體適用的藥物,更能對症下藥。

2010-05-17 中時健康 王雪華/台北報導
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5,61&id=10367



網誌存檔

關於我自己

Ω關於我自己:鄭俊享 (chsian) *中醫師檢定考試及格 *教育部樂齡教育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