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師賴鎮源:天氣忽冷忽熱,按壓穴位有助養生,輔助減少疾病的發作。賴鎮源醫師表示,按壓定喘、大椎等穴,有助緩解或預防天氣變化較大時好發的氣喘與感冒。
例如位於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凹陷處的大椎穴除能防感冒,也有助改善氣喘,大椎的旁邊就有定喘穴,從名稱上便可了解是對喘咳、氣喘是頗佳的治療穴位。
不少中醫治療氣喘、喘咳的穴位在背部。現代中醫臨床上常以紅外線儀照射靠近患者背部的定喘、大椎、肺俞、風門等等相關穴位,配合其他穴位刺激,可有效緩解急性發作。紅外線照射穴位可讓患者氣管擴張,較易排出不正常的分泌物,所以能抑制急性症狀,同時灸療也有類似的效果。
另配合按壓或針灸魚際、合谷、足三里、內關、耳神門、曲池等穴位,其實可以有效抑制氣喘發作。民眾自行按壓亦可,但必須按到酸麻稍痛為止,可由醫師按壓或針灸。
天氣忽冷忽熱,溫差大或空氣品質較差,懸浮微粒多時,氣喘較易發作,醫師建議,除了減少不必要的外出外,感覺不適時,多喝溫水,並按壓穴位,配合以腹部力量慢慢吐氣,同時請人輕拍背部,可以幫助減少發作機率,但氣喘患者如果發現尖峰呼吸流速大幅度惡化時,仍需積極就醫。
按摩也需要挑時間。中醫觀點認為半夜前後與中午左右,人體分別處於氣血最低與最旺的狀態,除非緊急,否則都不適合在這兩個時間進行按摩。
晚間23時至凌晨1時人體氣血狀態最低;中午11-13時,氣血最旺,在這兩個時段,除非是急救,最好別進行按摩。畢竟一般民眾按摩的目的大都是養生,希望能維持身體狀態的平衡。
按摩與氣功可改善經絡氣血循行,而達到延年益壽之目的,中醫師認為,氣血狀態的平衡能輔助維持自律神經的平衡,改善情緒。根據經絡穴位學說人體生理形成一完整小世界,藉經絡流通氣血溝通穴外而能運動四肢,滋潤肌腠,協調臟腑陰陽,使五官臟腑的機能得以發揮。
現代人常久不活動,令氣血流通不暢、肌肉萎縮、筋骨脆弱、脾胃消化機能減退,甚至影響免疫力。缺少體能活動,缺少活動也造成一些民眾健康出現問題。按摩、練習吐納與氣功等養生活動不只單單對體態維持,還對整體健康有幫助。
不只按摩,對健康的民眾來說,快步走等簡單的運動對輔助改善健康有一定的作用,這些運動一樣能輔助維持自律神經的平衡。從這個角度來說,只要是自己能負荷,能改善心肺功能的運動都有幫助。
2010/03/07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
2010年3月15日 星期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網誌存檔
-
▼
2010
(253)
-
▼
3月
(43)
- 笑 話 四 則 ( 超 好 笑 ) !
- 吃三蔬,骨不疏 蔬菜界三大抗骨鬆高手
- 西醫的話
- 您以為加減很簡單嗎?
- 病都能防? 養生保健最怕有偏執觀
- 中醫的養生之道 從體質開始
- 懂「體質」 明「通補」
- 太太的求救信
- 4個部位看出女人的健康?
- 關節炎奇方
- 禪意人生
- 好命從那裡來?
- 晚上抽筋怎麼辦
- 每天做 肛門收縮術 讓妳年輕15歲
- 薏米紅豆粥
- 重要的晚餐
- 每天只要10分鐘,就能保健您的膝蓋
- 中醫院所不准增設民俗調理區
- 手腳冰冷卻體躁熱 別當個爆肝「冰棒美人」
- 寒流防感冒 多動多睡有助養肝
- 用眼過度就肩頸僵硬 當心新陳代謝出問題
- 肝與酸痛麻癢
- 中山醫大推廣教育-- 經絡推拿技能研習基礎班-第1期
- 費爾醫生(Dr. Phil)的測驗
- 多吃柳丁及番茄就可以了......
- 半夜前後與中午 最不適合按摩
- 九成業務「肝苦族」 一年誤吞600萬顆保肝藥,花費1.2億!!
- 18歲台裔生進哈佛博士班
- 幽默又貼切的 台灣新三寶
- 44個字形容一生
- 十二種有毒的 家常菜
- 每天做"金雞獨立"1分鐘,對高血壓、高血糖、頸腰椎病有幫助,還可遠離老年痴呆
- 檸檬與萊姆的不同 -- 糖尿病偏方
- A 型肝炎禍首竟然是青蔥怪不得宜蘭人3成以上 肝病
- 美國調查活過九十歲的人通常有以下共同特徵
- 寫給兒子的信
- 心靈的溫度~~~~
- 兩個砍柴人
- 咖啡與食道炎、肝病
- 請注意冬(冷)天9大傷身壞習慣
- 二十種中國名茶鑒賞方法
- 吃蛋好營養,1天1顆血變濁
- 選錯了沐浴乳,否則十年後的代價真的很大!
-
▼
3月
(4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