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8日 星期一

台灣寶島五味溫泉湯

溫泉是天公落水後,雨水滲入地心,經過了千年萬年的沈澱,產生了物理、化學的變化,而又在無意間,因人類鑿井取油或是鑽取地下水,或因地震擠壓地層,千萬年的化石水找到了通路、孔隙,從地心噴出地表,形成溫泉。

人們根據水溫的高低將其分為熱泉、溫泉、冷泉。日本在 1948年制定「溫泉法」,對溫泉下了這樣的定義:「凡是從地裡湧出的溫水、礦泉水、水蒸氣或其他氣體 (天然瓦斯氣除外 ),湧泉口溫度在 25℃以上,同時具有溫泉必要的成份者,就可算是溫泉。」日本、韓國、和南非,溫泉的標準溫度是 25℃以上;我國的規定則是在 30℃以上;歐洲各國標準更低,只要 20℃以上就算是溫泉。


台灣的碳酸泉分布最廣,除了北部大屯山區的溫泉外,全省各地都有碳酸泉,較為大家熟知的有:谷關溫泉、泰安溫泉、廬山溫泉、不老溫泉、寶來溫泉、四重溪溫泉、文山溫泉、仁澤溫泉等等。

台灣最具代表性的碳酸氫鈉泉有:烏來溫泉、礁溪溫泉、知本溫泉、霧鹿溫泉等。

台灣主要的食鹽泉以關子嶺溫泉為代表。

台灣最具代表性的單純泉有:金山溫泉、宜蘭員山溫泉等。

台灣最具代表性的硫磺泉有:陽明山溫泉、北投溫泉等。


泡 湯 泉 質                                              特 徵 及 功 效

單純溫泉/鹼性單純溫泉(Alkali)                 泉質25度以上,含有微量的溫泉
                                                              應有成分,對身体刺激較少療養
                                                              範圍相對擴大。

單純碳酸泉                                               含有二氧化碳的溫泉,
                                                              能促進微血管的擴張,
                                                              幫助血液循環。


碳酸氫鹽泉
含鈣鎂元素的碳酸氫鹽泉
(重碳酸土類泉)
                                                               對過敏型患者,慢性皮膚病,蕁麻診
                                                               有療效。如為飲泉,可以改善胃病和
                                                               糖尿病。

含鈉元素的碳酸氫鹽泉
(重曹泉)
                                                               是對皮膚有滋潤功能的〔美人湯〕,
                                                               如為飲泉,可中和胃酸,
                                                               改善腸胃疾病。

鹽泉
含鈉的鹽化物泉(食鹽泉)
                                                              是具有絕佳保溫效果的〔保溫熱湯〕,
                                                              如為飲泉,可改善腸胃疾病。

硫酸鹽泉
含鈉的硫酸鹽泉(芒硝泉)
                                                             可改善高血壓,動脈硬化並可促進
                                                             膽汁的分泌,對改善腸胃病和糖尿病
                                                             有效。

含鈣的硫酸鹽泉(石膏泉)
                                                             有絕佳鎮靜效果,可改善高血壓,
                                                             動脈硬化,風濕病,割傷,燒傷,
                                                             皮膚病的情形

含鎂的硫酸鹽泉(正苦味泉)
                                                             常泡可以改善高血壓,動脈硬化
                                                             的情形。

含鋁的硫酸鹽泉(明礬泉)
                                                             對皮膚和粘膜有很好的收斂作用,
                                                             常泡可以改善改善慢性皮膚病及
                                                             黏膜發炎症狀。

鐵泉
鐵碳酸氫鹽泉(碳酸鐵泉)
                                                            水色呈茶色或紅土色,是理想的療養湯,
                                                             飲泉可改善貧血。

鐵硫酸氫鹽泉(綠樊泉)
                                                           有絕佳造血作用,對風濕病,更年期
                                                           障礙,子宮發育不全,濕疹等患者有效。

硫磺泉

硫磺泉
                                                           有軟化皮膚角質的作用,並有止癢,
                                                           解毒的效能,是慢性皮膚病的有效療湯。

硫磺泉(硫化氫泉)
                                                          含有二氧化碳及硫化氫的成分,對
                                                          高血壓,動脈硬化,慢性皮膚病
                                                          患者有療效

酸性泉
                                                          具有強效殺菌力,對香港腳,皮膚癬患者
                                                          有相當的療效,但是為刺激性強,膚質
                                                          敏感者要注意,以免產生負作用。

放射能泉
                                                           含有放射性元素氡氣和鐳的溫泉,
                                                           是可泡可飲還可利吸入法的全方位溫泉。


泡湯入門須知

溫泉入浴法訣竅十五招

1.首先,用溫泉水做個「暖身浴」,先從腳淋起,慢慢往上,肩膀全身都要用溫泉水潤濕﹔最後用溫泉水澆淋頭部,尤其高溫的溫泉水,冬天入浴之前的全身從頭到腳的暖身浴室很重要的,可預防腦溢血的產生。

2.接著,靜靜地進入浴池中泡,剛開始只泡到胸口部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半身浴,約浸個3-5分鐘後左右,全身都暖活起來後,再慢慢泡到肩膀高度,也就是全身浴。漸進式的入浴法,可以避免腦充血的現象。

3.泡湯的時間長短,視溫泉的溫度而定,如果汗流浹背,或是心跳急速加速,則可先起身休息個5-6分鐘後,再繼續第二回合泡湯。在不影響別人的情形下,可以在溫泉水裡行走,緩緩的活動手腳膝蓋等關節。也可以腹部吸吐氣,做腹肌運動,或閉起眼睛做個頭部上下左右的迴轉運動。

4.很多人到了溫泉旅館,總想泡個夠本,一泡好幾個小時,或是好幾回,只是溫泉水越熱,浸泡15分鐘為宜,可反覆多次入浴,一天泡湯不要超過三次,如果汗流太多,或是脈搏一分鐘跳動120下,表示您泡過頭了。

5.入溫泉浴池之前,最好稍作休息,能有約一小時的修養時間再入浴,最為恰當,因為溫泉的成分強,泡湯如做運動一般。

6.泡溫泉時,若有心悸、頭暈的現象產生,應該緩緩起身,步出浴池,安靜休息片刻,如果情形沒有改善,就要停止泡湯。

7.3年紀較大或是心臟病危衰弱者。最好不要採坐姿浸泡,而是將浴槽邊緣當枕頭。

8.手腳舒展開來的浮漂方式入浴,以免有心慌或胸口悶的情形發生。

9.上年紀的銀髮泡湯族,請不要一人獨去泡湯,最好結伴去洗溫泉。

10.入浴池或泡湯時,盡量避開高溫的溫渠出水口。適當的溫泉浴可以持久地泡,更為有效。依皮膚承受力,水溫38-42℃最適中最高不可超過45℃以免燙傷。

11.安靜身心,全神貫注讓溫泉浴的化學和物理刺激在體內形成有益的治療作用達到溫泉泡湯修養之道。

12.溫泉浴畢,直接用毛巾將身體擦乾,頭髮吹乾﹔除非皮膚敏感型者,需沖洗否則溫泉浴完是不用清水將溫泉凝脂沖掉,也可持續保溫效果。

13.為了達到最佳溫泉湯冶效果,入浴後當溫泉的新陳代謝作用仍然旺盛時最好能夠平躺或休息60分鐘,可讓溫泉的刺激作用在體內繼續進行。

14.入浴前後要多補充水分,避開浴後暴飲暴食,以保持體內平衡。

15.入浴後,不要喝咖啡、濃茶或者抽煙、喝酒等增加刺激的行為,以延長並增進溫泉浴療效果 。

享受泡湯樂趣遵守5大事項

注意1:避開危險期

孕婦在懷孕初期(前12週)可能有出血問題;另外孕婦若本身有先兆性流產的體質最可能會在前20週發生;還有孕期37~38週時,隨時都有可能生產,所以這些期間都是屬於危險期,孕婦不宜泡湯。

注意2:良好的健康

孕婦本身的健康狀況良好,並未患有不宜泡湯的疾病。

注意3:環境的衛生

進入泉池前,要先觀察環境的公共衛生有沒有符合標準;並且注意公共場所的傳染病問題,尤其避免接觸到德國麻疹的病人。
醫師表示,孕婦泡湯要避免陰道滴蟲的感染,另外,孕婦若是在懷孕8週前感染德國麻疹,易造成胎兒生長遲滯或是畸形,也有可能會造成胎兒胎死腹中的現象。孕婦一旦感染到德國麻疹,容易導致胎兒有小耳症、耳聾、心臟問題等畸型產生。

注意4:適宜的水溫

泡湯的時間可視孕婦的個人需要及泉溫而定,但是泉溫不宜太高,溫度以30℃~40℃較恰當。

注意5:認識泉質

並不是每一種溫泉都適合浸泡,尤其是孕婦,所以在泡湯前最好先了解各地的泉質,切記避免冒然浸泡不熟悉的溫泉。

(取材自嬰兒與母親雜誌、媽媽寶寶雜誌)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

關於我自己

Ω關於我自己:鄭俊享 (chsian) *中醫師檢定考試及格 *教育部樂齡教育講師